阅读年报是快速了解一家上市公司最有效的方式,投资者阅读年报的主要目的是为了判断价值,识别风险。
此次“拆解年报 读懂上市公司” 训练营系列活动,主要从三个方面解决大家在阅读年报过程中遇到的问题:
希望可以帮助大家读懂年报,真正达到判断价值,识别风险的目的。
年报第二节 主要有两部分内容:公司简介和主要财务指标。
公司简介部分:浏览一下就好;
财务指标部分:其实是从财务报告中提取的部分信息,目的是让读者对公司财务状况有个初步了解。实际研究时,往往直接采用财务报告数据进行分析,该节内容可以直接略过。
阅读年报是快速了解一家上市公司最有效的方式,投资者阅读年报的主要目的是为了判断价值,识别风险。
此次“拆解年报 读懂上市公司” 训练营系列活动,主要从三个方面解决大家在阅读年报过程中遇到的问题:
希望可以帮助大家读懂年报,真正达到判断价值,识别风险的目的。
年报第二节 主要有两部分内容:公司简介和主要财务指标。
公司简介部分:浏览一下就好;
财务指标部分:其实是从财务报告中提取的部分信息,目的是让读者对公司财务状况有个初步了解。实际研究时,往往直接采用财务报告数据进行分析,该节内容可以直接略过。
但是主要会计数据中有几个比较重要,且时常困扰大家的知识点,需要单独拎出来讲解,也为后面的财务分析及综合分析做个铺垫。
先看年报中披露的主要会计信息:
展开全文
第三行有个“归属于上市公司股东的净利润”(简称:归母净利润),第四行有个归属于上市公司股东的扣除非经常性损益的净利润(简称:归母扣非净利润)
很多人会问
什么是归母?
什么是扣非?
这两个利润又有什么含义和用法呢?
还有日常听到的“各种利润”都有什么含义和用法呢?
借着此次“拆解年报 训练营”,我就掰开了揉碎了给大家讲一讲,希望能够彻底解答大家的疑问。
利润表是大家最为关注的报表,但是只看营收和净利润是远远不够的,那么如何区分各种利润的含义和用法呢?
上图左侧是利润表的标准结构,右侧是各种利润的计算过程,计算过程只是加减运算,比较好理解。让大家比较头痛的是各种“利润”的含义和用法:
从营业收入开始,首先得到的是毛利润。
1、毛利润
营业收入减去营业成本得出毛利润,毛利润比上营业收入得出毛利率。
毛利率反应企业产品或服务的直接竞争力。在具有特殊竞争优势的企业,才会获得较高毛利率(比如具有技术优势的医药企业;具有品牌优势的高端白酒,这也是这两个行业获得资金青睐的重要原因)。对于高毛利率企业,更多会关注其竞争优势是否能够保持。
如果企业没有竞争优势,在同质化竞争的情况下,毛利率一定会维持一个较低水平,或者在行业竞争格局相对稳定的情况下维持一个合理水平(如空调行业)。低毛利率企业一般通过提高资产的周转效率或采用较高的财务杠杆,才能获得较好的发展机会,在进行杜邦分析时会明显的感觉到这一点,这里不再赘述。
通过毛利率一方面可以判断企业的竞争优势,另一方面通过毛利率的异常(如远高于同行业的毛利率或毛利率的异常波动)判断企业有没有财务舞弊。
2、经营利润
官方财务报表中并没有此项目,需要我们单独计算,传统的财务分析教科书中将利润称之为“核心利润”,由于它是和经营活动息息相关的,所以我个人习惯称之为“经营利润”,这个指标非常非常重要。因为营业收入是企业在日常活动中获得的收入,营业成本、税金及附加、期间费用也和日常活动息息相关,所以经营利润更能客观反映企业的经营能力。
3、营业利润
虽然有营业二字,但是其他经营收益(也就是图中黄色部分),大多属于非日常活动的利得或损失,绝大多数属于非经常性损益,不具有持续性,在判断企业成长性时需要扣除,也由此产生了扣非的概念。(关于非经常性损益,后文我会详细讲解,这里不再赘述。)
4、利润总额
是扣除所得税之前的利润,又称为税前利润,由于营业外收支大多数也属于非经常性损益,分析企业持续盈利能力时需要剔除。
5、净利润
就是扣除所得税之后的利润,一般企业利润表到这里结束了,但是分析上市公司都是基于合并报表,就有了少数股东损益的概念。
6、合并报表
大家都知道,上市公司一般都包含多个子公司,为了反映母、子公司整体的财务状况,会计上会把母、子公司视为一个企业集团。
这里的企业集团是合并范围内母、子公司的合称,是会计意义上的集团,而不是法律意义上的企业集团。如贵州茅台,合并报表层面的企业集团是指母公司(贵州茅台酒股份有限公司)和众多子公司构成的合并范围的总称。而法律意义上的茅台集团,是指控股股东“中国贵州茅台酒厂(集团)有限责任公司”的简称。
在年报中搜索“企业集团的构成”会看到如下表格,里面详细列明了合并范围内子公司的情况。
在我国,合并报表采用实体理论,即认为母公司与子公司之间是控制与被控制的关系,而不是拥有与被拥有的关系,母公司有权支配子公司的全部资产和权益,合并报表就是将子公司所有资产和权益在剔除抵消项目后,全部合并到合并报表中。
7、少数股东损益
对于非100%控股的子公司,有一部分权益和损益是属于少数股东的,这里的少数股东是一个集合的概念,并不一定就是持股数很少,因为控制的确定不完全是以持股比例来确定的。
有很多上市公司就是利用控制的规则通过合并范围调整利润。
比如,将将持股比例较低,但营收规模较大且巨额亏损的公司纳入合并报表,导致的结果就是合并报表营收很高、净利润巨额亏损,但是归母净利润又为正。比如大名鼎鼎的乐视就将此方法运用到炉火纯青的境界,当然最后还是自食恶果。
还有些公司利用合并范围及成本法和权益法核算的差异来调节利润。这些内容有点绕,在进阶阶段,再慢慢讲。基础阶段只要了解,对于非全资子公司,在合并报表是会产生少数股东权益和少数股东损益。
由于少数股东权益和损益并不属于母公司的股东拥有,所以剔除少数股东权益和损益后,就形成了归母的概念,包括归属于上市公司股东的净利润(简称:归母净利润)和归属于上市公司股东的净资产(简称:归母净资产)。
归母净利润下面还有个归母扣非净利润,这就牵扯到一个概念:非经常性损益
8、非经常性损益
非经常性损益,顾名思义,就是不经常发生的,能够影响当期利润的项目。
2008年证监会发布了一个解释性公告专门解释了非经常性损益的概念和范围,文中指出:非经常性损益是指与公司正常经营业务无直接关系,以及虽与正常经营业务相关,但由于其性质特殊和偶发性,影响报表使用人对公司经营业绩和盈利能力做出正常判断的各项交易和事项产生的损益。并列示了21项内容,证监会要求上市公司在财务报告中单独披露非经常性损益的项目和金额。
《年报准则》规定,在年报“第二节 公司简介和主要财务指标”以及“第十一节 财务报告”部分会披露明细信息
归母扣非净利润应该等于归母净利润减去母公司非经常性损益(考虑所得税影响),再减去各子公司非经常性损益中母公司所占份额(考虑所得税影响) 但是很多上市公司披露的归母扣非净利润是归母净利润直接减掉非经常性损益,并没有考虑在子公司中母公司份额的问题。
正常经营的公司非经常性损益金额一般不大,如果金额占比较大,则要根据明细数据分析其是否具有持续盈利能力。
相较于净利润和归母净利润,扣除非经常性损益的扣非归母净利润,更能反映企业的持续盈利能力。
最后留两个思考题:
欢迎文末留言或者进“拆解年报训练营”专属交流群探讨。
阅读年报是快速了解一家上市公司最有效的方式,投资者阅读年报的主要目的是为了判断价值,识别风险。
此次“拆解年报 读懂上市公司” 训练营系列活动,主要从三个方面解决大家在阅读年报过程中遇到的问题:
版权声明:本文为 “余佬说财” 原创文章,转载请附上原文出处链接及本声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