余佬说财 一个专注政信基建信托与城投定融的网站

河南洛邑古城文化旅游发展有限公司资产收益权项目_洛邑古城总投资多少钱

  ——全市农民工回乡创业调研报告

  

  

  

  商洛市就业管理局

  编者按农民工回乡创业已成为推动新农村建设,加快农村工业化、城镇化和农业现代化的一支重要力量。对商洛经济发展具有积极的促进作用。全方位服务农民工回乡创业是各级党委、政府义不容辞的责任和义务。市就业管理局按照“大众创业、万众创新”的要求,根据国务院办公厅《关于支持农民工等人员返乡创业的实施意见》、陕西省人民政府办公厅《关于支持农民工等人员返乡创业的实施意见》及商洛市人民政府办公室《商洛市支持农民工等人员返乡创业实施方案》文件精神,围绕如何搞好农民工回乡创业工作,开展全市农民工回乡创业专题调研活动,采取召开座谈会、入户、入企等各种形式,全面掌握了全市农民工回乡创业的发展现状与存在问题,有针对性地提出了今后的工作思路与对策。

  农民工回乡创业已成为推动新农村建设,加快农村工业化、城镇化和农业现代化的一支重要力量,对商洛经济发展具有积极的促进作用。全方位服务农民工回乡创业是各级党委、政府义不容辞的责任和义务。市就业管理局围绕如何搞好农民工回乡创业工作,开展全市农民工回乡创业专题调研活动,采取召开座谈会、入户、入企等各种形式,全面掌握了全市农民工回乡创业的发展现状与存在问题,有针对性地提出了今后的工作思路与对策。

  现状

  商洛劳动力资源丰富,是全省劳务输出大市,全市总人口251万人,拥有农村劳动力资源总量96.4万人,全市每年约有50多万农民工外出就业,创经济收入达60亿元以上。目前,许多外出务工人员带着打工淘来的“第一桶金”和先进生产力、生产技术纷纷回乡创业。据调查结果显示,至2016年6月底,全市约有38733人回乡创业(其中女性13701人),创办各类企业(经济实体)22664家。回乡创业人员年龄结构为:16—25岁7267人,占18.8%;26—35岁10519人,占27.2%;36—45岁14116人,占36.4%;46岁以上6852人,占17.7%。回乡创业人员文化结构为:初中及初中以下文化程度18316人,占47.3%;高中文化程度14501人,占37.4%;大专以上文化程度5916人,占15.3%。参加创业培训人数16311人,培训后成功创业人数12617人,培训创业率77.4%。回乡创业人员创办企业类型涉及种植、养殖、加工、制造、饮食服务、物流、电子商务等20多个行业。

  ——依托传统农业,发展种植、养殖业。许许多多的外出务工人员,利用积累的资金回乡后,充分利用当地资源优势及便利条件,回乡创办规模化种植业和养殖业。延长农业产业链条,将小农户与大产业、小生产与大市场进行有效对接。目前,全市发展种植、养殖业的大户有3000多家。种植业的项目主要有茶叶、烤烟、香菇、中药材、蔬菜等。养殖业项目主要有猪、牛、羊、鸡、梅花鹿等。洛南县景村镇丰中村何有才利用多年外出搞运输积累的资金,2011年回乡承包30多亩土地种植烤烟,年收入达10多万元,一家6口人摆脱了贫困,日子过的红红火火。丹凤县武关镇南坪村青年农民魏万林90年代初期外出务工,回乡后先后办过裁缝铺、加油站,积累了资金,2010年,在家乡创办“民乐现代农业基地”,承包土地500亩,种植大棚花卉、蔬菜,年收入达150多万元,带动本村及周边地区150多人就业(其中残疾人30多人)。商州区腰市镇屈文龙创办“隆羊牧业有限责任公司”,以肉羊饲养、饲料加工、肉羊屠宰冷藏销售为主要业务,采取“公司+合作社+基地+农户”的运作模式,发展社员15户,解决当地农村劳动力就业36人。 ——依托优越条件,发展餐饮、服务、旅游等第三产业。一大批回乡农民工抓住商洛经济的快速发展,农村基础设施的进一步完善,新农村建设的快速推进,人民物质生活、精神需求的进一步提高等良好机遇,在公路、铁路、工业园区、城镇及旅游景点创办商品批发与销售、饮食服务、农家乐等第三产业。特别是近几年来,随着全市美丽乡村建设的不断推进,许多回乡创业的农民工抓住这一有利机遇,充分挖掘当地人文资源、民俗情趣,将农业、农事活动向休闲娱乐转化,拓宽传统农业收益。据不完全统计,全市创办第三产业企业人数占已成功创业人数的60%以上。商州的张峪沟、丹凤的万湾、商南的任家沟农民创办的农家乐已成为当地群众收入的一项主要产业。山阳县十里铺镇十里铺村,距离县城不到5公里,交通方便,回乡农民工利用这一便利条件,在公路沿线办农家乐8户、超市6家,安排本村50多人就业,使全村剩余劳动力基本实现充分就业。商州区夜村镇回乡农民工张红卫在本村创建“绿缘生态农村休闲园”,以农业休闲、餐饮为经营项目,开发“乡土、乡情、乡趣”,已建成育苗温室、大棚蔬菜、农田体验、生态餐厅、适时采摘、休闲垂钓、莲池观赏、健身广场八个区域,带动周边25户100多人就业。

  ——依托本地资源,发展建筑、建材和农产品加工等企业。近几年来,劳务输出造就了一大批视野开阔、懂技术、会管理的优秀农民工,他们回乡创业的动力特别强,目前,全市涌现出了一大批建筑、建材以及农产品加工企业家。山阳县高坝镇石头梁村是一个远近闻名的建筑劳务专业村,20世纪70年代初期,村民开始搞建筑,成立了“陕西中大建筑有限公司”,下设15个项目部。建筑队揽活遍及商洛各县区,并越过秦岭,走出商洛,打入西安,推进甘肃、河南等陕西周边省市。吸纳本村村民720人就业,达到户均一人搞建筑,仅此一项收入占全村总收入的70%以上。使石头梁村成了全县乃至全省有名的富裕村。商州区乾元建材城吸纳客商500多户(其中农民工商户200多家),经营钢材、地板、装饰材料等,带动就业2000多人。洛南县谢湾镇樊村青年农民董兆斌,初中毕业后外出打拼,2006年回乡后,经过考察论证,他瞅准了商洛核桃产业的发展前景,2007年,创办“陕西省洛南县盛大农副产品发展有限公司”从事核桃的加工与销售,公司现有员工60余人,占地面积一万多平方米,年产值7000余万元,带动就业100多人,一跃成为有一定规模的循环经济示范企业。

  ——依托先进经营理念,发展电子商务、现代物流、信息技术等新兴产业。许多外出农民工利用学到的先进技术及先进的经营理念。回乡后,瞄准商机,纷纷加入到现代物流“互联网+”电子商务、信息技术等新兴产业行列,成功实现“网货下乡”和“网货进城”双向流通,为交通不便利,信息相对闭塞的农村居民在销售、购物、缴费、出行、娱乐、资讯等多方面提供一站式服务。活跃了城乡经济,培育了市场主体,增加了就业和税收。商州区目前共建立“农村淘宝”服务站51个。腰市镇江山村闵向阳创办的淘宝服务站,今年6月,仅21天的时间交易额达51万元,收益3万余元。山阳县赖福茂外出打工10年,回乡后利用赚来的“第一桶金”先后创办了“山阳县福茂商贸有限公司”及7家分公司、“山阳县海恒顺物流服务公司”“山阳县供销智慧超市——福茂商城”。在电商物流方面,山阳福茂网整合京东、易海尔商城、供销易家、农村淘宝、逛集网线上平台及海尔日顺、德邦、四通一达等快递物流企业,打造商洛区域内线上线下联动经营交易平台,解决了镇、村物流配送最后一公里的问题。洛南县农民余洛峰在洛南县城关镇陶川村创办“洛南县花石浪物流中心”,集建材交易、物流配送、仓储代理为一体,服务于现代物流行业的发展,有效破解了创业者的难题,促进了民营企业的发展。。 成效

  ——促进了农村工业化、城镇化及新农村建设的进程。商洛外出务工人员在外地特别是经济发达的地区打工过程中,通过市场的磨练,积累了资金,学到了技术,掌握了先进管理经验和生产技术。怀着建设家乡带领乡亲致富的热情,回乡创办各类企业和经济实体。解决了本地经济发展缺资金、缺技术、缺管理人才的问题,推动了家乡经济建设的快速发展。一大批企业向工业园区及小城镇聚集,加快了县域经济工业化、城镇化的进程。据统计,全市农民工回乡创办的企业固定资产达326405.3万元,总产值244647万元,年实现利税44110.5万元。像沈永青、杨红民、张世双、刘显印、黄发平等一大批农民工回乡创业者,经过多年的摸爬滚打,以滚雪球的方式不断发展壮大,成为资产千万元以上的农民企业家,已成为商洛经济发展的领头雁。

  ——促进了就地就近转移就业,增加了群众收入。通过农民工回乡创办的企业,吸收了大量的农村劳动力实现就地就近转移就业,增加了农民收入,对农村经济的发展起到了积极地促进作用,成功实现了“输出一人,脱贫一家”的加法向“回乡创业一人,带动致富一方”的乘法转变。据统计,全市农民回乡创办的22664家企业中,安置就业人数达103593人,员工月平均工资达1917元。使许多家庭摆脱了贫困,走上了富裕。

  ——促进了农民观念的更新。外出务工人员回乡创业,带回的不仅是资金、技术、项目、人才、信息和市场,而且给当地农村注入了新鲜活力和全新的创业观念。他们将发达地区的新思想、新技术、新管理带回家乡,在创业过程中引导当地群众转变思想观念和生活方式,带动了农村文明程度的提高,推动了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据对“陕西明达环保节能科技有限公司”“福茂商贸有限公司”“商洛民乐科技有限公司”等5家企业部分员工的问卷调查显示,有60%以上员工对当前创业政策、投资环境有了初步了解,纷纷表示通过打工,学到技术,积累资金后,都表示要投身到创业行列之中,为家乡经济发展贡献力量。

  ——促进了农村基础设施建设和公益事业建设的发展。许多回乡创业人员,纷纷慷慨解囊,支持家乡经济建设和公益事业,极大地改善了农村的村容村貌和基础设施建设,促进了农村精神文明建设。商州区目前有12名回乡创业人员投资社会养老事业,有9名创业者投资偏远山区教育事业,有23名创业者投资道路修建项目,16人投资农村饮用水项目,全面加快了新农村建设步伐。柞水县凤凰镇皂河村刘显印,回乡创业后先后出资300余万元对家乡农网改造、道路硬化、自来水等设施进行修建修复,大大改变了家乡面貌。山阳县城关镇杨仁民为家乡杜家河小学捐资修建50万元校舍,改变了该村小学的办学条件。

  ——促进了精准扶贫工程的开展。许多农民工回乡创业人员创办的企业,纷纷吸纳农村贫困劳动力进企业就业,活跃了农村经济,加快了贫困户脱贫致富的步伐,促进了精准扶贫工程的顺利开展。山阳县宽坪镇杨乾明创办的“陕西省黑龙谷生态养殖公司”吸收本村10个贫困劳动力到公司就业,使10户贫困户脱了贫。柞水县下梁镇老庵寺村农民郝祥军回乡创办企业“柞水县下梁镇西川虹鳟鱼养殖场”“柞水县下梁镇重振生态种养农民专业合作社”“陕西鑫满添生态农业科技发展有限公司”等企业,今年安排68户贫困户190人就业,年底可使68户贫困户全部脱贫。态园商务中心,户600600多人脱贫多人脱贫。

  问题

  (一)创业环境不够宽松,扶持力度需进一步加强。近年来,各级政府出台了大量的农民工回乡创业的扶持政策和措施,但落实不力,创业者普遍反映得到的政策落实有困难。比如企业的岗前培训,企业可以委托培训机构或人社部门对员工进行岗前培训,享受职业培训补贴,据调查掌握,农民工回乡创业办的企业基本上都没有享受这一优惠政策。在创业贴息贷款政策、小微企业扶持政策方面,存在担保形式单一,门槛较高的问题。柞水县创业人员郝祥军谈到,当前小额担保贷款扶持创业政策很好,但是手续复杂,要求较高,需财政人员工资担保这一条,作为农民工就很难做到,因此无法享受。 (二)基层服务体系不健全,政策措施落实难以到位。镇、社区人力资源和社会保障服务平台是农民工回乡创业最便捷最直接的服务窗口,目前,由于人员配备不足(大多属于协理员),没有专职人员,平时既要忙于镇上的中心工作,又要承担养老保险、医疗保险等业务工作,未能集中精力、集中时间服务于农民工创业工作,造成农民工回乡创业的各项政策到基层后落实不够到位。比如:通过调研了解到,基层人力资源和社会保障平台基本没有为农民工回乡创办的企业办理过社保补贴(养老、失业、医疗、工伤、生育)这一优惠政策。造成企业成本高、利润低,发展后劲不足。

  (三)资金不足,融资渠道不畅。回乡创业者初期投资大多靠外出务工积累的“第一桶金”。资金量不大,创业时缺乏通盘考虑,一次性投入到项目中去,发展到一定阶段后,缺乏后续资金。由于受金融体制、企业规模、信用条件等因素的制约,获得银行贷款十分困难,大多靠民间借贷维持生产和再生产。企业成本高,负担重。有时痛失不少发展良机,严重制约企业长远发展。“柞水县明月生态养殖有限公司”经理金品红谈到:目前公司发展前景看好,但是资金缺口达200万元,仅靠小额担保贷款难以为继,银行商业贷款手续复杂,难以落实,企业发展严重受阻。

  (四)基础设施不够完善,影响企业快速发展。大多数发展种植、养殖业的一般都在较为边远偏僻的山区,生态自然条件虽好,但是基础设施较差,普遍存在水资源匮乏、电力和通信设施差、交通设施跟不上等问题,直接导致生产成本高、利润低,市场竞争力弱。山阳县宽坪镇黑龙谷村回乡创业农民杨乾明,创办“黑龙谷生态养殖公司”,承包荒地130亩,发展冷水鱼和生猪养殖,投资1200万元修建鱼池、猪舍、架桥、通电,目前,由于资金缺乏,通往公司的公路一时难以修通,加之水资源不足,争取相关部门扶持资金一时难以到位,致使企业发展停滞不前。

  (五)回乡创业人员素质不高,创业培训力度不够。据调查,目前回乡创业人员初中以下文化程度18316人,占总数38733人的47.3%;大专以上文化程度5916人,仅占38733人的15.3%。参加创业培训人数16311人,培训后成功创业人数12617人,创业成功率77.3%,创业成功率偏低(要求90%以上)。创业培训师资缺乏,培训形式单一,内容趋同,缺乏针对性和特色性,科技含量较低。造成许多回乡创业者对工商、税务、金融、科技、管理、权益保障等方面的知识不够了解,市场、企业定位能力较差,营销观念落后,创办的企业一般都缺乏竞争力,存在不同程度的盲目性,创办的企业种植、养殖业较多,风险较大。科技含量较高的新兴产业较少,往往达不到预期效果。另外,由于回乡创业者素质普遍不高,观念滞后,平时缺乏学习,对一些优惠政策缺乏了解,致使企业发展后劲不足。在与回乡创业人员座谈中,我们了解到“山阳县城关广告部”经理关庆文由于对税改费、增值税及农民工回乡创业优惠政策知之甚少,基本上没有享受优惠政策,山阳县创业孵化基地经理邀请他入驻孵化基地,扩大再生产,他始终瞻前顾后,拿不定主意。岭村投资

  对策

  认真做好农民工回乡创业工作是加快创业型城市创建工作的一项重要举措,是增加农民收入,发展商洛经济的现实选择,是加快推进工业化、城镇化及新农村建设的有效途径。如何适应新常态,做好农民工回乡创业工作,我们认为应做好以下几个方面工作。

  (一)把握机遇,充分认识农民工回乡创业在商洛经济发展中的重要作用。首先要对我市农民工回乡创业要有一个正确的定位。充分认识,由于商洛经济发展相对滞后,农民工外出是经济发展初期的被迫选择,外出务工不是目的,回乡创业才是最终的归宿。外出务工学技术,积累资金,增长见识,回乡创业才能促进商洛经济快速发展。其次,要抓住农民工回乡创业的良好机遇。2009年以来,通过省、市两级农民工回乡创业示范县创建工作的开展,为我市农民工回乡创业打下了坚实基础,农民工回乡创业的良好氛围已全面形成,创业者创业热情日益高涨。2015年以来,全市积极开展创业型城市创建工作,各级政府出台了大量的政策措施,在政策上给予优惠,资金上给予扶持。农民工回乡创业遇到了千载难逢的良好机遇。第三,要充分认识近年来农民工回乡创业在全市经济社会发展中所发挥的重要作用,明确今后的工作目标和方向。采取措施全力做好该项工作。推动商洛经济快速发展。 (二)进一步落实完善政策支持体系,优化创业环境。近几年来,各级政府制订了一系列支持农民工回乡创业的优惠政策和措施。一定要加大贯彻力度。在政策导向上,降低门槛,为创业者提供便利条件,在工商登记、税证办理、金融服务、土地征用、项目推介、创业培训、维权服务等方面为回乡创业者提供全方位服务。增强对外出务工人员回乡创业的吸引力。

  (三)强化服务,搭建农民工创业服务平台。一是要加强基层就业和社会保障设施建设,认真贯彻落实基层就业和社会保障服务设施项目建设计划,加强基础设施建设,配备专业人员,提高服务水平。二是加强创业园区和孵化基地建设,统筹规划,科学定位、突出特色,充分发挥创业园区,孵化基地内企业集聚、资源集约的特点,加快引导初创企业、资金、人才、技术等生产要素向创业园区、孵化基地聚集,为创业者提供场地支持、政策扶持、创业策划、资金融通、信息咨询、项目推介、技术支持、人员培训、法律援助、事务代理等服务。三是拓宽农民工回乡创业的融资渠道,提高融资能力。积极引导和鼓励金融机构为回乡创业者提供涵盖产业基金、风险投资、信贷、债券、股权等全方位的融资服务,降低融资成本,从贷款额度,还贷时间上放宽限制,改善融资服务环境。政府用于开发性生产经营项目的资金,在使用方面,向回乡创业的农民工倾斜。用活用足创业担保贷款基金,简化审批手续,降低门槛,扩大额度,力争延长期限。充分发挥创业担保贷款基金的最大效益。

  (四)加强创业培训,提高创业者的整体素质。加快创业培训基地建设,建立一支高水平、专兼职结合的创业培训师资队伍,组织实施开展适应农民工不同创业阶段特点的SIYB创业培训项目,帮助创业人员增强创业能力,提高创业成功率。针对目前商洛创业培训水平较低的客观现实,采取“请进来、送出去”的办法,一方面聘请各大专院校、科研单位的教授,专家定期为创业人员开展专题讲座或授课。另一方面组织创业者到市外先进地区或职业院校进行创业培训,提高创业者的管理水平和创业能力。用活用足创业培训优惠政策及创业培训资金,发挥创业培训资金的最大效益。全面提升创业者的整体素质。

  (五)加强领导,落实责任。建立健全组织机构,切实加强对农民工回乡创业工作的组织领导。将农民工回乡创业工作纳入到经济社会发展总体规划和政府目标考核内容,加大对农民工回乡创业的组织领导,充分发挥人社、农业、教育、扶贫、工检法司、工青妇及相关部门的职能,加强沟通与协作,形成齐抓共管的工作格局。同时要强化宣传,进一步营造关心关爱农民工回乡创业的社会氛围,运用各种新闻媒体,积极宣传农民工回乡创业的一系列优惠政策,让广大的回乡创业者得到更多实惠和好处,提高农民工回乡创业的积极性。同时,要广泛宣传农民工回乡创业的好经验、好做法和先进典型,树立一批农民工回乡创业的先进典型。对农民工回乡创业工作的先进集体和先进个人及时给予表彰奖励。广泛宣传他们的先进事迹,在全社会形成尊重关爱农民工回乡创业的良好社会氛围。吸引更多的农民工回乡创业,为商洛经济社会发展注入新的活力。(摄影 本报记者 赵有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