余佬说财 一个专注政信基建信托与城投定融的网站

A类央企信托-467号·大足双桥_华鑫信托重庆大足

  证券时报网(www.stcn.com)02月29日讯

  证券时报

  G20财长和央行行长会议联合公报:提振全球增长 避免竞争性贬值

  为期两天的2016年二十国集团(G20)财长和央行行长会议27日在上海闭幕,会后发表了联合公报。中国财政部部长楼继伟在会后的新闻发布会上称,当前全球经济形势继续复苏但并不均衡,下行风险和脆弱性加大。与会各方同意需要采取更多行动,以实现提振全球增长的共同目标,并将继续密切监测全球经济和金融形势。

  会议期间,与会各方主要就当前全球经济形势、增长框架、投资和基础设施、国际金融架构、金融部门改革、国际税收合作、反恐融资、绿色金融及气候资金等议题进行讨论,并形成了广泛共识。会议认为,近期市场波动的程度并未反映全球经济基本面,预计多数发达经济体的经济活动将继续温和扩张,主要新兴市场经济体的增长将保持强劲。但考虑到全球经济下行风险和脆弱性加大,与会各方同意需要采取更多行动,以实现提振全球增长的共同目标。各方正在采取行动增强信心,维护和增进复苏。各方将各自以及共同使用所有政策工具,包括货币、财政和结构性改革政策,来实现这些目标。

  具体来说,货币政策将继续支持经济活动,保持价格稳定,与中央银行的职责保持一致,但仅靠货币政策不能实现平衡增长。财政战略的目标是提振经济,各方将灵活实施财政政策,以促进增长、创造就业和提振市场信心,同时增强经济韧性,并确保债务占国内生产总值的比重保持在可持续水平。各方也将尽可能采取增长友好型的税收政策和公共支出,包括将支出优先用于支持高质量的投资。

  楼继伟表示,参加了多次G20财长会议,没有一次像这次如此关注结构性改革。公报中也多次提及结构性改革的作用,如“重申发挥宏观经济政策和结构性改革相辅相成的作用”、“加快结构性改革将提升中期潜在增长”等。投资和贸易是结构性改革的重要部分,其中,在投资方面,G20将启动全球基础设施互联互通联盟倡议。

  针对此前外界最为关注的“新广场协议”,此次G20会议并未达成。汇率问题方面,只是重申了“汇率的过度波动和无序调整会影响经济和金融稳定,各方将就外汇市场密切讨论沟通,将避免竞争性贬值和不以竞争性目的来钉住汇率”。

  国泰君安分析师徐寒飞认为,“新广场协议”未达成,主要是当前的汇率环境与30多年前存在着以下几点差别:一是当前矛盾的焦点由实体经济转移至金融市场,而此前主要经济体之间矛盾的核心在于实体经济的“失衡”,金融市场的运行相对平稳。二是当前美国对于修正美元汇率没那么主动。三是中国取代当时日本的角色,成为政治博弈中的重要一环,中美虽与当年日美在经济关系上有一定类似之处,但从政治关系上恐怕大相径庭。

  央行副行长易纲在接受新华社采访时也表示,G20从来没有过出台类似协议的计划。与签署广场协议时不同,当前各方对汇率走势并没有一致的看法,而且现行国际货币体系与广场协议时代也有很大差距,外部环境已经发生了巨大改变。G20在此次会议上决定就外汇市场进行密切沟通讨论,其实是一种更加灵活的协调方式,对于消除外汇市场的过度波动和无序调整将发挥积极作用。

  兴业银行兼华福证券首席经济学家鲁政委则认为,此次会议没有达成“新广场协议”也不至于那么悲观,毕竟今年还有多次G20财长和央行行长会议,目前参与各方应该都还处在摸底、了解的阶段。

  (证券时报网快讯中心)

  证券时报网(www.stcn.com)02月29日讯

  时报观察:养老金险资等长期资金 入市值得期待

  一个长期健康稳定的资本市场需要更多长期稳定的资金来源。近日,有关养老金入市、险资举牌的消息再次被广泛关注。从养老金保值增值和险资资产配置的需求来看,这些长期资金的入市都是值得期待的。

  全国社保基金理事会副理事长王忠民近日表示,去年全国社保基金1.8万亿资产的投资回报率达到15.14%。这是全国社保基金自2000年开始投资运营以来投资回报率最高的一年,对养老金的投资运营有着重要的借鉴意义。

  去年8月,国务院发布《基本养老保险基金投资管理办法》,正式打开养老金入市的闸门,目前相关配套细则正在制订中。人社部新闻发言人李忠曾表示,将确保今年启动养老金投资运营。

  虽然相对于全国社保基金投资而言,养老金投资没有那么灵活,但在目前条件下,按照其资产配置及相关机构运营经验,保值增值还是能够实现的。按照人社部测算,目前养老金委托投资运营资金规模约2万亿,以30%的比例,将有6000亿资金可入市。

  中国基金业协会会长洪磊近日对养老金入市给出建议:一是由受托人进行大类资产配置管理,为委托人构建合理的大类资产组合,匹配委托人风险特征和支付需求;二是由基金管理人通过公私募基金进行具体的投资组合管理——以上市公司内在价值为基础精选投资标的、控制投资组合风险、获取与经济长期增长相一致的稳健回报。

  相对于养老金的谨慎,险资在二级市场的表现要“高调”许多。但在去年下半年底疯狂举牌后,保监会加强了相关监管,险资举牌突然“熄火”。近日,中融人寿因为偿付能力不足被保监会禁止新增股票投资,更让欲举牌者愈加谨慎。

  对此,保监会主席项俊波近日在接受采访时表示,过去因为投资渠道狭窄,险资运营争议很大,现在松绑后,二级市场举牌再度成为焦点,“我们做了反复测算,保险资金的整体风险总体可控,而对于部分中小保险公司,我们不断进行压力测试,基本没有问题。”这意味着只要合法合规,符合监管要求,险资举牌并不应该受到指责。而在保险资产规模不断壮大的基础下,对二级市场的资产配置仍是必然选择。

  截至今年1月末,保险业资产规模已达12.63万亿元,资金运用余额11.36万亿元,股票和证券投资基金1.55万亿元,占比13.61%。按近几年保险业资产规模增速看,2016年增2万亿左右没有问题,可新增入市资金6000亿左右。若加上存量资金,可入市资金逾2万亿。

  此外,作为养老保障第二支柱的企业、职业年金,规模也在迅速增长。预计企业年金今年增长规模近2000亿元,可新增入市资金量在500亿~600亿元。

  随着改革的推进,养老金、年金、险资等长期资金的入市值得期待。

  (证券时报网快讯中心)

  证券时报网(www.stcn.com)02月29日讯

  楼市火爆 上海抑制投资投机性购房

  近期全国多地楼市快速升温,前往房地产交易中心咨询、办理二手房交易过户手续的市民明显增多,其中以上海楼市最为火爆。昨日,上海市政府新闻办就近期各房地产交易中心受理大厅人员激增进行了回复,要求保证正常交易,对散布不实信息的房地产中介机构予以严肃处理。上海市住建委表示,将继续按照“三个为主”的原则,抑制投资投机性购房,确保上海房地产平稳健康发展。

  伯克希尔哈撒韦去年利润增逾两成

  在交出给股东的信同时,巴菲特还交出了另一份答卷:伯克希尔哈撒韦公司的去年第四季度财报。财报显示,在保险业务表现改善和投资及衍生品交易收益的提振之下,去年第四季度公司利润大增32%,净利润为54.8亿美元;持续经营每股收益为2843美元,好于预期的2412美元。

  此外,伯克希尔哈撒韦公司2015年全年利润上升21%至240.8亿美元,目前A股股价回到198190美元,收复了今年以来的累计跌幅。此外,巴菲特去年最大手笔投资——320亿美元收购精密机件在上月正式完成,收购金霸王公司预计也即将完成。

  标普近日将伯克希尔哈撒韦公司的信用评级维持在“AA”不变,评级前景“稳定”,主要是考虑到该公司的多元化和适度的财政风险状况。标普去年8月曾将伯克希尔加入“负面观察”名单,原因是担心巴菲特使用大量现金收购精密机件的决定可能影响该公司的财政状况。

  去年,美股市场表现最活跃的“牛股”都集中在科技行业,但巴菲特唯一持有的科技股IBM股价去年则下跌了13%。伯克希尔哈撒韦表示,计划维持在IBM的大量持股,尽管截至去年底账面亏损已达26亿美元。

  (证券时报网快讯中心)

  证券时报网(www.stcn.com)02月29日讯

  2月份新增信贷预测分歧大 广义信贷更需关注

  继1月份创纪录的新增信贷数据发布后,“信贷高增能否持续”已成为市场高度关注的话题。

  证券时报记者昨日通过调查问卷得到的反馈结果显示,市场对2月份新增信贷的同比变化存在较大分歧。多数机构认为,2月份新增信贷将较1月份环比减少,但较去年同期保持稳定或小幅增加到1万亿~1.5万亿。不过也有银行业研究团队调研预计,2月份新增一般性贷款在0.8万亿~1万亿,同比将略有下滑。据了解,2015年2月份新增信贷规模为1.02万亿。

  东方证券银行业首席分析师王剑认为,“信贷怒放”可能不是突然现象,而是整体监管指标改变后,银行行为的相应转变;如果按照新的监管思路,市场应当更加关注广义信贷。此外,平安证券银行业研究团队表示,2月份信贷增速下降可为3月份留足额度,银行在宏观审慎评估体系(MPA)季度考核时不致捉襟见肘。

  2月份信贷新增预测分歧明显

  市场对2月份新增贷款规模存在较大分歧。

  华创证券宏观策略研究主管牛播坤表示,大部分商业银行的2月份新增信贷增长较1月份同期基本持平甚至略有加快。甚至有部分银行表示,截至目前的新增人民币信贷量已超过2015年全年新增量的一半。

  对于信贷放量的原因,牛播坤认为,除了传统年初的季节性“早投放早收益”以及技术上存贷比取消的因素外,商业银行内部早已收到政策面要求金融支持工业稳增长调结构的相关文件。因此,去年的信贷受限制行业“摇身一变”列入可信贷范围。

  国金证券宏观研究员李治平则认为,本轮信贷冲锋已基本结束,春节后增量锐减。“市场化的企业信贷应当没有额外增量,储备的存量政府项目也基本释放完毕。”

  李治平预计,2月份新增信贷规模将在1万亿~1.5万亿。他表示,基于MPA调控要求及1月份数据,2月份新增信贷较1月份下滑是必然的,但由于此前信贷投放不多的国有大行或存“稳定器”作用,2月份新增信贷数据的降幅不至于过大。

  北京一家大型投行一位不愿具名的银行业分析师调研亦发现,部分银行2月份前20天的信贷投放已超过去年2月份全月数据;不过,在央行有意窗口指导、控制投放节奏,以及商业银行总行控制审批节奏的综合作用下,2月份新增信贷将环比减少,同比保持稳定或者有一定增加。

  他还预计,2月份新增信贷规模将在1.1万亿~1.5万亿,全年信贷增长则维持在12万亿~13万亿。

  也有分析人士认为,2月份新增信贷同比和环比都会有所下降。平安证券银行业研究团队经调研预计,2月份新增一般性贷款在0.8万亿~1万亿。

  据该团队调研,大行在2月份新增基本维持平稳略降,但1月份大幅发力的股份行、政策性银行等在2月份以来有明显放缓迹象。除了配套项目资金投放以外的实体经济需求依然维持低位,仍是制约信贷增长的最重要原因。

  更加关注广义信贷

  平安证券银行业研究团队表示,2月份的新增贷款下行符合预期,因为集中项目配套资金已于1月份突击投放,银行全年计划也于2月份后逐步上报。此外,人民币汇率稳定以及票据入表规模明显下降也是主因。

  该团队表示,2月份信贷增速下降可为3月份留足额度,不会使银行在MPA季度考核时捉襟见肘。多位银行信贷人士在接受记者采访时,也有涉及MPA影响信贷投放节奏的言论。

  据了解,在MPA正式实施前,央行主要通过合意贷款规模、存贷比管控狭义信贷;但在今年开始实施MPA且每季度一考核后,央行取消对合意贷款的控制,弱化存贷比监管,改为管控广义信贷(包括债券、非标等其他放款手段)。

  王剑认为,1月份“怒放”的信贷及2月份同比略增的信贷预计增量,是整体监管指标改变后银行行为的相应转变。“很多以前不得不用非标投放的资产,可以纳入信贷科目,此时按照MPA的思路,市场应当更加关注广义信贷。”王剑称。

  王剑表示,广义信贷中的不同品种,对应的是不同的资金投向。譬如中小企业适合贷款、票据贴现,大型企业则适合债券,地方融资平台客户则适合非标。以前信贷额度被控制,银行转为投放非标、债券,其实恰恰影响了中小企业、零售部门的融资,而纵容了大型企业、地方融资平台的融资。

  “这明显与高层‘信贷支持中小微企业’的政策意图相反。这就是扭曲的监管措施导致银行的行为扭曲,偏离政策意图。”王剑称,取消信贷规模控制,只管广义信贷,虽然总量上不影响M2,但能使融资结构更为灵活,有助于银行更好地服务实体经济。

  (证券时报网快讯中心)

  证券时报网(www.stcn.com)02月29日讯

  不良资产证券化重启在即 首批试点瞄准对公资产

  在银行不良余额不断攀升的大背景下,不良资产证券化时隔八年后重启。

  证券时报记者经过广泛调查了解到,首批试点不良资产证券化的基础资产以对公不良为主,且对入池资产风险度有严格要求。考虑到四大资产管理公司(AMC)在不良资产处置上的丰富经验,试点阶段四大AMC将成为不良资产证券化次级档最大的潜在投资者,而不良重灾区的中小银行也正摩拳擦掌,准备应战。

  试点以对公不良为主

  “首批试点不良资产证券化的基础资产应该以对公不良资产为主,基本不会涉及到银行零售业务的不良资产。”一家试点大行投行部内部人士告诉证券时报记者。

  不良资产证券化即将重启的消息传出之后,不少市场人士都认为,初期试点阶段的基础资产池为个人按揭不良资产及信用卡不良资产,但事实并非如此。“交易商协会制定的不良资产支持证券信息披露指引正在行内征求意见,从内容上看,针对的也是对公不良资产。”上述内部人士告诉记者。

  这一说法得到了另一家试点银行的认同。对于首批入池的资产,招商银行投行部人士表示以对公资产为主。“资产包一定要有一定的共性。个人住房贷款和信用卡透支资产,在定价、评级和操作模式上,与对公还是有很大区别。目前我们首批主要做对公。”

  据了解,除了中行外,其他5家银行的试点工作进展相对缓慢。目前,中行已完成产品的评级并报送监管部门。

  “我们行目前的不良资产证券化试点工作是风险政策部主导,投行部辅助,现在的工作主要有两项,第一是确定交易安排人,承销商、中介机构、入池资产以及首单额度等;第二是内部讨论信披指引,资产池内不良资产信息需要披露到什么程度,大家争议还比较大。”上述试点大行投行部内部人士说。

  一家四大AMC省级分公司业务人员认为,银行试点不良资产证券化的初始阶段,资产池资产的甄选尤为重要。“考虑到不良资产证券化的优先级主要投资方仍为同业资金或者银行理财资金对接,而银行理财现阶段仍具有刚性兑付的特点,试点初期的入池资产很可能是抵押物重组,不良主体无未决诉讼,以及不良催收的法律流程已经有实质性进展,如已经到达立案、判决或者执行阶段的不良资产。”

  中小行完善管理系统

  除了试点的六家银行,包括农商行在内的不少中小银行也在积极准备。

  据了解,一些城商行和农商行不良增长相对较快,不良处置经验不足,交给第三方处置又没有话语权,证券化对他们来说是一个较好的选择。“不少中小行高管都向监管层表达过这个诉求,预计首批试点后也会有中小银行加入。”一家券商投行部人士告诉记者。

  事实上,系统搭建也是制约中小银行开展不良资产证券化的因素之一。

  “我们今年下半年会启动不良资产证券化。这首先是我行自身的考虑,现在我们的需求不是很旺盛,有些不良资产我们衡量后,认为还没有到要打这么低的折扣率出表的时候。其次,还有一个更为重要的原因,我们还在搭建我们的线上智能账务处理系统。”上海一家城商行投行部人士告诉记者。

  据他介绍,以前这些资产不出表,他们都是采取手工记账,但如果以后要开展资产证券化,比如量非常大的住房质押贷款证券化,手工记账耗时耗力。“之前很多银行都是在已有的信贷系统升级一个模块,但现在越来越多银行都是找IT公司和我们对接开发出一个全新的(信贷资产证券化)管理系统。”

  这一说法得到华东区另一家股份行人士的认可。该人士称,很多银行即使有动力做不良资产证券化,也要等到整个信贷资产证券化管理系统搭建好。

  AMC参与次级档投资

  不良资产证券化试点的重启,除了需要银行对不良资产出表有强烈意愿外,还需要有投资者的认可。北京一券商投行部总经理向记者表示,为保证资产池的现金流能对利息形成支撑,可以考虑在基础资产中添加一定比例(如10%~15%)的正常类贷款。

  “不良资产证券化能否发行成功,关键是看定价问题。既然不良资产都可打包处理,证券化是对基础不良资产做了结构化处理,只要定价合理,就无需为发行担心。”上述券商投行部总经理称。

  在不良资产证券化的各档产品中,次级档产品的风险最高。这意味着,次级档的收益需要与风险相匹配才能吸引投资者。一位来自四大AMC的资产经营部人士称,不良资产证券化次级档的收益应该至少在10%以上,这需要银行让利,否则对投资者(尤其是AMC)的吸引力不足。

  不少业内人士认为,AMC是次级档最大的潜在投资者,因为AMC有着多年对不良资产处置和定价的经验。上述券商投行部总经理称,为了能让次级档潜在投资者更加了解基础资产的情况,方便合理估值定价,发起人应该在项目启动初期就寻找次级档的潜在投资者,并让其参与基础资产的尽调估值,以便实现次级档较大比例的对外销售。建行在2008年发行的“建元2008-1重整资产证券化信托资产支持证券”,就是为中国信达资产管理公司设计的。信达资产作为特定买方在项目初期就介入,对每笔基础资产进行尽调估值。

  据了解,包括信达资产在内的一些AMC已经介入与中行等首批试点行合作,合作方面就包括次级档投资。

  从试点转常态化的关键

  在试点重启初期,让AMC参与固然利于产品的顺利发行,为了推动不良资产证券化的规模化发展,需要从政策层面扩大投资者范围,尤其是次级档投资者的范围。

  “银行发行不良资产证券化的目的就是为了实现不良资产的出表,因此,现有的关于信贷资产证券化风险自留的规定需要作适当修改,否则银行手中的不良资产仍无法全部出表。其次,还应扩大投资者范围,实际上私募机构对不良资产证券化次级档还是感兴趣的,但前提是基础资产估值需要透明化,发起人要为次级档收益让利。”上述券商投行部总经理称。

  此外,该投行部人士还建议引入保险机构参与不良资产证券化,通过设计***险等产品,为不良资产支持证券提供外部信用增级。

  值得注意的是,不少人士反映,不良资产证券化能否从试点变为常态化的关键,是需要有成熟、专业的资产服务商(即资产处置机构),负责对基础资产情况的跟踪和现金回收等。

  一创摩根投行部执行总经理王学斌称,在国外不良资产证券化市场相对发达的市场,投资者非常看重资产服务商的资质,资产服务商的不同,会对资产回收率产生较大的差别。以意大利为例,该国有两三家较为知名的不良资产证券化服务商,其业务占据当地不良资产证券化市场约七成以上的份额。

  上述AMC资产经营部人士也表示,对中国而言,不良资产证券化未来要实现规模化发展,离不开专业的资产服务商。其中,AMC和从商业银行独立出来的资产管理团队都是比较合适的资产服务商。

  (证券时报网快讯中心)

  证券时报网(www.stcn.com)02月29日讯

  保监会主席项俊波首提险资举牌:风险总体可控

  近期,保监会主席项俊波在接受媒体采访时首次直面保险资金举牌的问题。他表示,经过仔细测算,当前保险资金风险总体可控。

  保险资金的动向被A股市场紧盯,有业内人士预计2016年可配置的保险资金规模预计4.5万亿左右,按照当前10%到15%的配置水平,理论上有4500亿~6000亿左右的增量资金进入股市。

  保险资金风险总体可控

  保险资金举牌潮后,受到各方关注。今年年初股市的大跌,一些在二级市场举牌的保险资金被套入其中。保险资金举牌的风险到底怎样?如果在二级市场上亏损增加,相关部门会干预吗?

  近期,项俊波在接受媒体采访的时候表示,“5年前我刚上任时,险资投资渠道狭窄,社会对保险资金运用的争议很大,觉得保监会管得太死。如今险资松绑后,保险资金运用又因二级市场举牌再度成为市场热点。”

  项俊波表示,保监会做了反复测算,保险资金的整体风险总体可控,对于部分中小保险公司,也在不断进行压力测试,基本没有问题。他还表示,曾经在审计署和商业银行的工作经验,使得风险意识一直绷得很紧。

  据媒体报道,当时有18家符合条件的公司进行了上述压力测试,大多数都通过了;针对个别存在风险隐患公司,保监会将采取有针对性的监管措施。近日,中融人寿被保监会暂停买入股票。

  虽然保险资金总体风险可控,但并不意味着保监会鼓励举牌。对于举牌背后的风险,保监会从未放松过警惕。

  保监会资金运用监管部主任曾于瑾在接受媒体采访时表示,市场化自然会有差异,总会出现一些风险偏好不同的公司。

  对于一些风险偏好大的公司,其实保监会对其采取监管措施的频度、力度要远高于其他公司。

  举牌背后是股权之争

  保险业内人士普遍认为,保险资金举牌是未来的趋势,甚至目前还只是一个开始。在资产荒、固收类产品收益下降的当下,权益类资产只要出现符合现金流要求或者价格到了买点的投资标的,都应该买。

  一家保险公司投资决策委员会的成员说,“我们买着买着就过了5%了。”

  其实,保险资金的股权之争不仅在二级市场,在一级市场也是如此。

  近日,一家上市券商旗下直投子公司的一位董事表示,当年券商直投子公司获批的时候,在券商和私募股权投资(PE)界掀起了一股巨浪,但券商直投子公司在股权投资上的规模也就几百亿到一千亿的量;去年,保险资金被允许设立私募股权基金,这才是PE界真正的地震,因为保险资金在股权投资上的规模将有1.2万亿。

  险资今年须配置4.5万亿

  由于保险大类资产配置的相对长期性,存量资产的大幅度变化基本不大可能,保险资金的运用,更多来自于新业务增量和原有大类资产到期后的重新配置需求。

  一位保险行业高管对保险业2016年可运用资金的增量和存量变化做了一个大致的估算,他表示,2016年保险行业整体配置规模预计在4.5万亿左右。其中,可运用资金的增量按照以往的年均增长20%左右,2015年为11.2万亿,2016年新增投资资产将超过13万亿,今年新增保险业务带来可运用资产的增加量大约2万。

  协议存款到期的重新配置预计接近5000亿。2011年5年期协议存款利率在5.5%左右,2016年将到期。

  非标资产到期的重新配置,预计2万亿左右。2013年非标资产才开始配置,以2年期信托产品为主,利率在7%~8%以上,目前很多公司非标投资到期或者达到上限。

  上述的4.5万亿资金预计有10%~15%左右,也就是4500亿~6000亿的资金进入到股市,并对股票市场产生影响。需要注意的是,保险资金投资比例和指数同周期变化的特征,在阶段性底部上升趋势尚未呈现的时候,保险资金很少会积极入市,在股市上涨30%以后,保险资金入市将会加速,这在2015年上半年的行情中得到体现。

  (证券时报网快讯中心)

  证券时报网(www.stcn.com)02月29日讯

  影视公司年报有看头 向泛娱乐领域开疆拓土

  受益于国内影视产业的持续发展,A股影视类上市公司2015年年报“有看头”:截至2月28日晚间,华谊兄弟、光线传媒、华录百纳、新文化、万达院线、乐视网、奥飞动漫等影视制作、院线公司相继发布2015年年度业绩快报或年度报告,均呈现业绩增长态势。

  业绩整体向好

  公告显示,新文化、华录百纳、乐视网和万达院线业绩增幅居前。其中,《美人鱼》出品方之一的新文化2015年1-12月实现营业收入10.26亿元,同比增长65.31%;归属于上市公司股东的净利润2.48亿元,同比增长104.52%。

  华录百纳发布业绩快报称,公司2015年1-12月实现营业收入18.75亿元,同比增长146.90%;归属于上市公司股东的净利润2.56亿元,同比增长71.09%。除了影视、综艺业务继续贡献核心利润,华录百纳2015年在体育产业方面实现突破,并开始贡献收益。

  乐视网的业绩高增长主要归功于网络视频行业的快速发展及子公司并表效应。乐视网2月28日晚间披露业绩快报显示,公司2015年度实现营业总收入130.17亿元,同比增长90.89%;归属于上市公司股东的净利润5.79亿元,同比增长近六成。相较上年同期,公司智能终端产品销售发力,“乐视 TV·超级电视”销售成绩优异,顺利完成了300万台的年度销售目标;同时公司全资子公司东阳市乐视花儿影视文化有限公司业绩突出,增厚了公司业绩。

  作为A股唯一的院线标的公司,直接分享到行业红利的万达院线业绩亮眼。万达院线28日晚间披露的业绩快报显示,2015年,万达院线营业总收入与净利润均同比增长近五成。其中,公司实现总营收80.01亿元,净利润达11.86亿元。万达院线称,2015年公司采取互联网创新营销模式,实施“会员+”战略,积极打造电影生态圈,实现业绩快速增长;期内新增及收购国内影城、澳洲HOYTS院线及慕威时尚等公司,拓展了市场。

  积极加码泛娱乐

  业绩向好的背后是转型驱动。2015年,各大影视上市公司积极加码泛娱乐生态、进行全产业布局,并通过涉足VR、体育、综艺、音乐等热门领域,多维度寻求突破。

  2015年,华谊兄弟旗下影视娱乐、品牌授权及实景娱乐、互联网娱乐三大板块齐头并进。在新业务领域方面,公司品牌授权及实景娱乐板块尽管所占比重较小,但项目稳步推进,截至2015年末,累计签约项目已达13个;互联网娱乐板块通过强强联合,在娱乐元素与用户之间进行了有效链接,公司旗下北京华谊兄弟创星娱乐科技股份有限公司成功登陆新三板。

  华策影视则在全网剧、综艺、电影三大内容上发力。华策影视表示,2015年度,公司传统全网剧库存已基本消耗完毕,2016年公司将围绕超级IP剧产品矩阵的一揽子营运模式,主推超级IP+超级明星+超级制作三要素构成的核心产品。在综艺方面,公司推出的《挑战者联盟》获得较高的收视率,公司2016年还将制作“中国首档VR综艺节目” 《谁是大歌神》。

  奥飞动漫2015年围绕“以IP为核心的泛娱乐生态系统”战略,实施“内容为王、国际化、互联网化”的布局。期内公司陆续公布重大投资项目。譬如,2015年5月,公司拟2亿元参股顺荣三七,与后者合作构建泛娱乐生态系统;2015年8月,奥飞动漫以9.04亿元的价格揽下“有妖气”母公司四月星空100%股权,将自身IP矩阵体系延伸至互联网平台动漫版权业务;2015年11月,公司宣布以B轮领投方式,对从事动作捕捉相关技术开发及应用的诺亦腾公司进行投资,丰富IP与虚拟现实相结合。

  (证券时报网快讯中心)

  证券时报网(www.stcn.com)02月29日讯

  逾百份年报亮相 六路主力动向曝光

  上市公司2015年年报陆续公布,截至2月27日,沪深两市已有逾百家上市公司公布年报,从这些年报的前十大流通股东数据中,我们可以一窥社保基金、私募基金、合格境外机构投资者(QFII)、牛散、险资、券商等市场的各路主力机构的最新动向。

  总体来看,社保基金较为青睐绩优小盘股,现身创业板和中小板个股比例较大。另外,社保基金成功布局涨价主题,其持有的花园生物、牧原股份、佰利联等今年以来股价逆市上涨。私募基金则大力布局医药生物板块,同时私募基金押重组的能力也较为突出,现身的多只个股目前处于停牌状态;与私募基金类似,牛散押重组的能力也不俗。部分私募、险资还偏好重仓看好的个股,如中融人寿。行业布局方面,医药生物较受各类主力的青睐。

  社保基金追捧中小创

  截至2月27日,上市公司披露的年报显示,社保基金现身逾40家上市公司的前十大流通股东。总体来看,社保基金较为青睐小盘股,上述40余家上市公司中,有近30家为中小板或创业板公司,占比约七成;不过需要说明的是,目前已披露年报的上市公司中,中小板和创业板公司占比较大,这也是造成截至目前社保基金持有小盘股比例较大的原因之一。若按市值算,社保基金现身的个股中,仅同花顺最新市值为300亿元出头,其余个股最新市值均低于300亿元。行业方面,社保基金的布局侧重于化工、电子、机械设备、电气设备、医药生物等行业,其中化工、电子行业的持股数量均有6只。

  业绩方面,社保基金仍然较为青睐绩优股,现身的大部分个股2015年业绩较上年正增长,其中,同花顺的增幅达到1483%,牧原股份增幅超过6倍,东方日升增幅超过3倍,九鼎投资、宝德股份等增幅均超过两倍;先导智能、国旅联合、新文化等的增幅超过1倍。

  从今年以来的股价表现来看,社保基金青睐的个股表现出现分化,接近一半个股跑赢同期沪指走势。从大幅跑赢沪指的个股来看,与涨价相关的个股较为抢眼,例如与维生素涨价相关的花园生物今年以来累计涨幅超过两成,而同期沪指累计跌幅接近22%;另外,与猪肉涨价相关的牧原股份今年累计涨幅超过一成。花园生物与牧原股份上市时间不长,均为2014年上市。另外,佰利联今年累计涨幅为6%,其股价逆市走强也与A股市场对钛白粉涨价主题的追捧有关。其他个股中,易事特、先导智能等今年股价也逆市上涨,两者分别具有充电桩、锂电池概念,属于2015年表现优异的概念板块,均与新能源汽车产业相关。

  另外,逾20只个股在去年四季度有社保基金产品新进前十大流通股东(含去年第三季度已有社保基金现身且四季度继续有社保基金产品新进的个股),这些个股中,按单只社保基金产品持有的数量来看,社保基金持有深天马A的数量较大,超过2000万股;皖维高新、顺络电子、春兴精工等被社保基金持有的数量均超过1000万股。

  私募基金

  独爱医药板块

  据不完全统计,截至2月27日,私募基金现身2015年年报前十大流通股东的上市公司也超过40家;与社保基金相比,私募基金现身的中小板和创业板公司的比例略有下降,约为六成;另外,与社保基金相比,私募基金现身的沪市公司数量大为增加。

  行业方面,私募基金现身的个股中,医药生物行业数量占比一家独大,超过两成;花园生物、三诺生物、金城医药、精华制药、海翔药业、山东药玻、山大华特、广誉远、天目药业、哈药股份等一大批个股的前十大流通股东中出现私募基金的身影。其他行业中,机械设备、化工、电子、电气设备、农林牧渔等行业被私募基金持有的个股也相对较多。

  按地区来看,私募基金现身的个股中,广东省、山东省的个股数量较其他地区明显多一些。

  另外,值得注意的是,私募基金现身的上述个股中,有近10只个股截至上周五仍然处于停牌状态,而停牌的原因也多为重大资产重组,包括清水源、武汉控股、达意隆、栋梁新材等,由此可以看出私募基金押注重组的能力较为出色。

  今年以来的股价方面,私募基金现身的个股中,财信发展、花园生物、保龄宝、牧原股份、冀凯股份、先导智能等均逆市上涨,其中,财信发展、花园生物均涨逾两成;这些个股中,花园生物、牧原股份、先导智能同时也被社保基金持有。

  知名私募的持股中,歌尔声学被淡水泉旗下淡水泉精选1期、投资精英之淡水泉、淡水泉成长基金1期等多只产品持有;展博则现身花园生物,新价值现身冀凯股份。另外,一些个股被私募重仓持有,除了上述歌尔声学被淡水泉重仓持有,新华百货则被上海宝银创赢最具巴菲特潜力对冲基金1期、3期、16期持有,武汉控股被北京宏道投资管理有限公司旗下乐道成长优选1号、2号、3号、4号基金抱团持有;广誉远、哈药股份、华映科技、启源装备、三诺生物等情况类似。

  险资投资较为分散

  与社保基金和私募基金相比,险资现身的个股数量相对较少,截至2月27日,仅有20余只个股。同时,与社保基金和私募基金相比,险资现身的中小板和创业板个股比例进一步下降,仅五成多;其中,险资现身的创业板个股数量明显减少,仅有汤臣倍健、佳士科技、新文化、易事特、三鑫医疗等数只个股。险资对创业板的热情不算太高,这并不奇怪,在创业板设立后的数年里,险资曾被限制投资创业板股票,直到2014年1月份,这一限制才被放开。

  行业方面,险资现身的个股较为分散,医药生物行业略多,有三鑫医疗、东诚药业、精华制药、山东药玻等,其他险资现身个股数量有三只或两只的行业有,电子、传媒、电气设备、国防军工、交通运输、汽车、有色金属等。

  在险资中,中融人寿表现较为抢眼,其重仓押注两只个股。去年才上市的次新股龙韵股份被中融人寿旗下四只产品持有;同样是去年上市的次新股三鑫医疗也被中融人寿旗下三只产品持有,上述三只产品均为去年第四季度新进。另外,中融人寿还现身重庆路桥、*ST兴业的前十大流通股东。中融人寿此前因举牌天孚通信等多只个股而受到市场关注。

  不过,需要注意的是,保监会在2月25日发布公告,鉴于中融人寿2015年三季度末和四季度末偿付能力充足率分别为-115.95%和74.62%,属于偿付能力不足类公司,责令中融人寿不得增加股票投资,并采取有效应对和控制措施,切实防范投资风险。中融人寿在偿付能力符合监管规定后,需向保监会请示,经同意后方可开展新增股票投资业务。

  其他险资中,“前海人寿保险股份有限公司-自有资金华泰组合”现身重庆路桥第六大流通股东,持股数量与上期相同。前海人寿此前因举牌万科A等受到市场关注。

  QFII现身个股较少

  目前QFII现身的个股数量并不多,远比社保基金、私募等少,据不完全统计,截至2月27日,约有10只个股的前十大流通股东中出现了QFII的身影。与险资不同,QFII现身的创业板公司比例也还不低,有阳谷华泰、汤臣倍健、花园生物、先导智能等多只个股,占比约四成;另外,QFII还现身楚江新材、歌尔声学、红旗连锁等3只中小板个股的前十大流通股东。

  行业方面,QFII现身的这些个股广泛分散于有色金属、医药生物、食品饮料、机械设备、化工、非银金融、电子、电气设备等行业。业绩方面,QFII现身的上述个股中,绝大部分个股2015年业绩实现正增长,其中,先导智能、西藏旅游增幅均超过一倍。

  具体来看,“挪威中央银行-自有资金”表现较为突出,现身花园生物、平高电气、歌尔声学等3只个股的前十大流通股东,“澳门金融管理局-自有资金”也现身陕国投A、楚江新材的前十大流通股东;按持股数量来看,“挪威中央银行-自有资金”持有歌尔声学数量较多,达到1456万股。另外,多数个股是QFII在去年第四季度新进的,包括,陕国投A、西藏旅游、红旗连锁、楚江新材、花园生物、先导智能等。

  券商自营盘

  青睐沪市个股

  截至2月27日,券商自营盘至少现身20只个股的前十大流通股东,与前述几类机构不同,券商自营盘持有的沪市个股较多,占比近五成;另外,券商自营盘对创业板个股的持有数量很少,对中小板个股的持有数量则较多,其仅现身同花顺、英唐智控两只创业板个股的前十大流通股东。

  与前述四类机构相比,券商自营盘的另一特点是不持有次新股,所现身的个股上市最早的也是2012年上市的红旗连锁,由招商证券持有。

  行业方面,券商自营盘较为青睐医药生物行业,持有山东药玻、山大华特、人民同泰、哈药股份等多只个股,综合前述几类机构的持股来看,医药生物行业均较受青睐;从以往经验来看,在市场弱势之时,医药行业个股因防御属性强会受到市场追捧。其他行业中,券商自营盘现身化工行业的个股也相对较多,有万润股份、佰利联、宝硕股份等。

  个股方面,山大华特被中泰证券与招商证券持有,中泰证券为去年第四季度新进,招商证券持股数量较上期减少2.27万股。其他个股中,齐心集团被长城证券、国信证券持有,红豆股份被中信证券、太平洋证券持有。券商自营盘在去年第四季度新进多只个股,包括豫光金铅、万润股份、山东药玻、山大华特、人民同泰、精功科技、光大证券等。

  牛散偏爱小市值个股

  现身上市公司2015年年报的牛散并不少,不过市场较为熟知的牛散不多;据不完全统计,活跃牛散现身的个股也超过10只;与券商自营盘类似,上述牛散持有的创业板个股数量也较少,仅有宝德股份等。牛散持有的个股在行业分布上也较为分散,包括建筑材料、家用电器、机械设备等行业。另外,牛散现身的这些个股市值较小,除安信信托最新市值超过200亿元外,其余个股都在百亿元以下。而与私募基金类似,牛散对重组个股的把握能力也较强,截至上周五,牛散现身的个股中,奥维通信、东北电气、京蓝科技、三圣特材等均停牌,且均涉及重大资产重组。

  从具体的持股情况来看,牛散徐开东现身东北电气、京蓝科技、ST宜纸的前十大流通股东;赵建平现身宝德股份的第二大流通股东,已持有六个季度;另外,董文艺现身三圣特材与三峡水利的前十大流通股东。

  (证券时报网快讯中心)

  证券时报网(www.stcn.com)02月29日讯

  QDII额度难求 基金公司出租通道牟利

  据外管局数据统计,截至今年1月末,公募QDII所使用额度占总额度比例仅34.8%。大量的QDII额度被用于专户客户。也就是说,仅有不到一半的QDII额度用于普通散户。据中国基金报记者了解,不少私募等机构客户有借用机构QDII额度的需求,基金公司借此收取通道费,其费率也在节节攀升,市场传出目前费率水平最高可达2%。

  机构争相出海

  QDII产品通道费

  水涨船高最高达2%

  原本一直处于“冷门”、“小众”的QDII业务,近两年渐渐受到机构客户和部分散户的关注,他们逐渐加大了QDII产品的配置力度,而伴随着国内经济进入新常态以及人民币汇率波动,自去年3月至今将近一年时间,再无机构获得QDII新增额度,致使QDII额度成为热门货,甚至有点“奇货可居”的意味。

  对于手握QDII额度的公募基金公司来说,QDII额度主要用途有3种,一是发行公募产品,即组建QDII团队,进行境外投资,股票型产品收取1~1.5%的管理费,但由于近年QDII产品销售难度大,基金公司一半以上的管理费需要交予渠道,基金公司实际能获得的净管理费收入很少;二是面向高净值客户发行专户产品,一般来说100万起售,除了收取管理费外,还可以提取一定的业绩提成;第三则是借出通道,产品设计、发行均由投顾方负责,收取一定的通道费。

  目前机构出海热情高态度积极,而拥有QDII额度的基金公司惜售情绪升温,导致QDII通道费近两年持续走高。

  一方面是QDII额度少,另一方面机构惜售情绪蔓延,导致QDII通道费率水涨船高。“原来借用QDII通道,费用多在千分之二,跟正常的通道费率一致,而最近半年就达到1%水平,有些机构开出2%的价码还‘一票难求’。”一家券商人士表示。上海某基金公司产品部负责人也表示,目前市场上QDII通道费率确实至少1%以上。而一家私募基金也表示,此前曾以1.5%的费用从一家券商处借入1亿美元的QDII额度,在内地发行人民币产品投向海外。

  据沪上一位基金人士表示,该公司目前QDII额度只剩下两亿多元人民币,而经常有机构咨询相关产品QDII,也有借用通道的需求,但是一般费率很低,因此没有兴趣做。

  “QDII额度少不是现在的事儿,这两年一直很稀缺,通道业务可能在最开始的时候有,现在因为特别稀缺,基本业内较少做通道情况。不会用这么宝贵的额度做通道,基本是做主动管理,主动管理体现管理能力。”北京某公募渠道人士表示。

  这一惜售情绪在拥有QDII额度的机构间非常普遍,而且不少机构手上QDII额度规模已经很低,即使通道费走高,对做通道的需求也在下滑。还有信托人士就表示,目前其公司的额度已经所剩无几,所以只能挑重点业务来做。也有很多机构顾忌监管等风险,不愿意出借额度。

  一位香港市场投研人士表示,目前从他接触的机构客户来看,对于QDII额度的需求非常高,令他联想到前几年QFII额度的紧俏。“过去国内经济高速发展,经济增长强劲,无论股市和债市都对外资极具吸引力,但是QFII额度审批速度很慢,不少有需求的机构也会借用相关机构的QFII额度,当时借用额度费率也不断走高,也达到1%~2%,甚至更高的水平。”

  公募基金以通道形式出借额度的占比有多高?从目前的公开数据很难计算出来,但从公募基金QDII额度分配看,截至今年1月末数据,用于公募产品的占比仅在34%左右。

  据外管局数据显示,截至2月23日,37家公募基金拥有QDII业务资格,而获得QDII额度的公司有32家,合计获得285亿美元额度,平均单家公司获得额度为8.91亿美元,其中额度较多的是华夏、嘉实、上投摩根、南方,四家公司的QDII额度分别为35亿美元、34亿美元、27亿美元、26亿美元。

  而基金业协会数据显示,截至1月底,公募QDII基金规模为648.17亿元人民币。而相比起公募基金285亿元美元额度,公募QDII规模显然不是主力军。若按照目前人民币兑美元汇率计算(1美元=6.5390人民币元),则公募基金拥有QDII总规模为1863.615亿元人民币,公募业务占比为34.8%。

  公募QDII频频限购,显示出基金公司整体额度的紧俏。

  数据显示,截至2月28日,目前处于暂停申购和大额申购的状态的QDII产品达到60只(各类型分开算),占全部149只QDII产品的40%,而且限购乃至关闭申购的QDII队伍仍在持续壮大中。

  QDII主动投资费用高

  基金公司谨慎展业

  据了解,QDII产品曾是上一轮牛市中基金公司竞相发行的“爆款”,但首批出海产品业绩并不如人意,用户体验并不佳,随后QDII产品发行规模一直不高,多数QDII规模长期徘徊在1亿左右,但组建QDII部门,却往往需要花费比其他投研部门更多的支出。从人力资源成本讲,大部分基金经理均有海归背景,薪酬较一般基金经理高,另外出差调研费用也较国内高,如果还需要聘请海外投顾,费用就更高了。“有些公司QDII产品做几年规模都做不到10亿,管理费难以覆盖成本,实际上QDII部门均是亏本运作。”有基金经理告诉记者。也有基金公司告诉记者,首只QDII产品收取的管理费,还不够支付研究部门的彭博终端费用,而彭博终端提供海外投资最基本的数据支持,不得不用。据了解,近年发行的QDII基金更倾向于发行指数型产品,同时减少海外投顾合作,以降低成本。

  在这样的情况下,一些基金公司对QDII部门并不重视,而原有的QDII额度若有洽谈,可考虑借出,相对而言,收取1%~1.5%的渠道费相对旱涝保收。

  但并非每个公募均如此,从基金业内来看,更多公司将剩下额度投入公募业务的意愿更强。一家公募投研人士透露,该公司6亿美元的QDII额度早已经用完,且其公司的QDII额度也不在子公司通道出借,剩下的额度主要用于自己公司主动管理的公募业务。

  上海某基金公司产品部负责人表示,不少基金公司不能通过公募基金将QDII额度利用起来,转而用在专户上。“专户通道的需求是现实的,也是最快最便捷的方法。不过我们更偏向选择公募基金,发行公募产品对公司品牌和渠道关系的维护上有很大的促进。专户通道业务虽然经济效益上短期是可以的,但是对品牌的贡献度很小。“这位负责人说。

  海外配置需求持续旺盛

  QDII还要热卖一阵子

  机构出海热情持续走高,是QDII额度紧张的重要原因。

  “如果不是考虑到产品投资限制、时间等因素,我们手中QDII额度可能一天就会被机构投资者抢光。”深圳一家基金公司海外业务负责人表示。还有一位基金经理表示,从国内居民大类资产配置来看,海外配置比例仍处于较低水平,这一配置“欠账”可能在未来几年会逐渐补上。

  数据也说明问题。来自中国基金业协会的统计数据显示,2015年,公募QDII基金规模从2014年底的486.75亿元增加到662.53亿元,增加了175.78亿元,增幅达到36.11%。今年1月份QDII基金规模也增加了73亿份左右。而在2013年和2014年,公募QDII规模分别下滑了约50亿元和100亿元。

  从信托、券商资管等机构的QDII产品看,最近两年其发行量和规模也都处于持续上升阶段。不少人士认为,国内投资者海外配置时代已经到来。

  据中国基金报记者了解,目前机构海外配置需求主要是为了规避汇率风险、享受美元加息,因此多数资金瞄上海外债券市场,或者较为稳健的优先股等。如一家机构人士表示,有部分基金公司为了部门利益的分配,分别将额度分给债券部和股票部。不少公司的债券投资额度用完了,股票额度还有。

  不过,也有人士表示,目前QDII额度紧张,费率高企,其实借通道出海已经不划算。加上高额的通道费用,盈利就更难。还有人士认为,目前海外配置难度很大,目前已经不是最好的海外债配置时机,没有必要再借入QDII额度,投资国内资产也有较好收益。

  即使出海,海外配置压力也很大。WIND数据显示,在其纳入统计的136只QDII基金中,今年以来的平均收益率为-8.2%,只有15只产品收益为正,除了部分黄金QDII基金表现较好外,一批重配港股和美股的基金损失惨重。而且从QDII过往业绩看,整体收益率表现较好的年份并不多。

  “投资海外难度要高于国内,在目前资产荒大背景下,无论是个人还是机构都不要盲目布局海外市场。”一位业内人士如是说。

  (证券时报网快讯中心)

  证券时报网(www.stcn.com)02月29日讯

  最高8.8元最低5.14元 16家基金公司估值金亚科技差异大

  公司及实际控制人周旭辉被证监会立案调查,存在暂停上市风险的金亚科技仍未复牌,基金公司围绕该股的估值调整已经开始。2月20日以来,先后有16家基金公司宣布对金亚科技进行估值调整。

  不过,基金公司对于金亚科技给出的估值价格差异巨大:最高的估值为8.8元,对应13个跌停,而最低的只给出了5.14元的价格,对应的跌停板数量达到18个,如此之大的差异也反映出基金公司对该股基本面的判断分歧严重。

  2月20日,旗下有多只基金重仓金亚科技的广发基金率先调整金亚科技估值至8.67元。上周,公告调整金亚科技估值的基金公司达到14家之多。这15家基金公司给出的估值价格虽然有所不同,但基本在8.67元左右,如最低的汇丰晋信基金给出8.51元估值价,最高估价则是富国基金给出的8.8元。也有不少基金公司和广发基金保持一致,给出了8.67元估值。

  随着今日中金基金的一纸公告,基金公司们在金亚科技上近乎一致的估值被彻底打破。中金基金今日发布的《关于调整旗下基金所持金亚科技(300028)估值方法的公告》称,决定自2016年2月26日起对公司旗下中金绝对收益策略基金持有的金亚科技股票进行估值调整,调整后估值价格为5.14元,这一价格比上周15家基金公司平均8.63元的估值价低了整整40%,而金亚科技停牌前的价格为34.51元,相当于金亚科技复牌连续18个跌停,而上周基金公司8.63元的估值均价相当于13个跌停。

  从上周普遍按13个跌停估值到今日中金基金公告按18个跌停估值,反映出基金公司对当前金亚科技基本面变化的巨大分歧。统计显示,在金亚科技去年6月10日停牌前,有接近100只公募基金投资金亚科技,而截至目前,仍有一些持有该股数量较多的基金公司继续按照行业指数收益法估值,没有进行进一步的估值调整。

  从停牌至上周五,金亚科技所在的中基协(AMAC)信息行业指数累计下跌57.53%,按照行业指数收益法估算,金亚科技估值价约为14.66元,中金基金给出的5.14元估值比该行业指数估值价调低了65%。

  (证券时报网快讯中心)

  证券时报网(www.stcn.com)02月29日讯

  上海证券报

  G20中国年始发:把结构性改革贡献给世界

  “我来过上海很多很多次,多得都记不清了。”站在上海陆家嘴香格里拉酒店的窗边,遥望黄浦江对岸鳞次栉比的建筑,高盛集团总裁兼首席运营官柯恩(Gary Cohn)对上证报记者感叹道,第一次来的时候,对面还没有这么多高楼,“你看现在,有这么多。”

  而当记者与迪拜国际金融中心管理局的代表——首席业务发展官萨尔曼·杰弗里(Salmaan Jaffery)对话时,他两次强调,非常荣幸来到中国,“这是一个充满活力的市场!”

  从某种意义上来说,柯恩和杰弗里都是“中国速度”的见证者,当他们和其他大约700位代表一起,现身二十国集团(G20)财长和央行行长会议的现场,这不仅是一场发达国家与新兴经济体之间的对话,同时也成为一场为世界经济前景谋略,并且不仅仅只是政府决策层参与的多边“头脑风暴”。

  这是中国担任2016年G20主席国后主办的首次G20财长和央行行长会议。在为期两天的会议中,各方代表热议世界经济前景、商议协调各自的政策立场,为今年稍晚即将召开的G20杭州峰会预热。

  而各国财金首脑也在此次上海会议上回应了世界需求,27日发布的公报指出:将各自和共同采取所有政策工具,包括货币、财政政策和结构性改革等,来应对风险、增强市场信心和促进经济增长。

  可以看见,G20的“中国年”,正让这个多边组织从各自独立的危机处理模式,渐渐迈向一个能够进行长期规划的平台。

  以结构性改革促产出增长

  2016年的开局,全球经济看起来极不稳定,无论是石油等大宗商品,还是多个国家的股市及新兴市场汇率都发生了显著波动,地缘政治风险加剧,而货币战争的“魅影”若隐若现。此前曾使用过的“药方”似乎不再奏效。

  根据G20发表的会议公报,对全球经济前景进一步向下修正风险的担忧日益增加。不过,近期市场波动的程度并未反映全球经济基本面。多数发达经济体的经济活动将继续温和扩张,主要新兴市场经济体的增长将保持强劲。

  作为重要的全球性宏观经济政策协调平台,G20被寄予厚望。

  国务院总理李克强26日晚发表视频讲话指出,希望各方充分发挥G20作为“国际经济合作主要平台”的优势,为世界经济实现强劲、可持续、平衡增长作出不懈的努力。

  而与会代表正在回应人们的期待。G20指出,需要采取更多行动,以实现提振全球增长的共同目标。“我们将各自以及共同使用所有政策工具,包括货币、财政和结构性改革政策,来实现这些目标。”

  彭博社分析指出,这次会议旨在让政府起到更大的作用,让中央银行行动少一些。

  公报指出,仅靠货币政策不能实现平衡增长。“我们重申发挥宏观经济政策和结构性改革相辅相成的作用,为实现强劲、可持续、平衡增长提供支持。加快结构性改革将提升中期潜在增长,并使经济更具创新性、灵活性和韧性。”“2016年,我们将优先推进并特别强调实施调整后的国别增长战略,以便到2018年实现产出额外增长2个百分点的目标。”

  其中,结构性改革成为此次上海会议的关键词之一。

  财政部部长楼继伟指出,深化结构性改革是有效应对全球经济中长期挑战的根本手段,核心是矫正各种扭曲,改善资源配置。中国政府正在大力推进结构性改革。其中包括简政放权及放松管制、价格改革、鼓励创新、优化财政支出结构以及推进以人为核心的新型城镇化。

  他表示,目前看,改革总的效果是好的,经济结构不断得到优化。2015年,中国经济中消费占GDP比重达到66%,服务业超过55%,投资占比大幅减少,但社会投资特别是技术设备投资增长较快。这些改革措施使资源配置得到改善,就业比较充分,居民收入大幅提高,支撑了全年6.9%的增长。

  野村亚洲(除日本外)首席经济学家兼全球市场研究主管苏博文(Rob Subbaraman)指出,“一方面要推进艰巨的供给侧改革,另一方面又要确保GDP增速不会过度下滑,两者的动态权衡绝非易事。”他进一步预计,中国决策层会继续采取折衷做法。也就是说,中国会择机逐步推进供给侧改革,同时在必要情况下进一步放松货币和财政政策来支持经济增长、允许人民币对美元有序贬值以及实施一些量化限制措施来缓解国际收支压力。

  国际货币基金组织(IMF)总裁拉加德27日则表示,更有活力的结构改革是必要的一揽子政策的关键组成部分。

  (证券时报网快讯中心)

  证券时报网(www.stcn.com)02月29日讯

  项俊波回应险资举牌:保险资金整体风险总体可控

  “宝万之争”将险资举牌推到舆论风口浪尖。一时间,举牌险资成为各方关注的对象,加上股市下跌使得部分险资被套,更为舆论聚焦。对此,中国保监会主席项俊波近日在接受媒体采访时明确表态,保险资金整体风险总体可控。

  近期,保监会主席项俊波在接受媒体采访的时候,直面险资举牌的问题,称:“我们做了反复测算,保险资金的整体风险总体可控。对于部分中小保险公司,我们不断进行压力测试,基本没有问题。我在审计署和商业银行都干过,风险意识一直绷得紧紧的。彼时有18家符合条件的公司进行了压力测试,大多数都已通过,针对个别存在风险隐患公司,将采取有针对性的监管措施。”

  上周,中融人寿被曝保监会暂停其股票买入。去年底,该公司举牌了三家上市公司,出现浮亏,偿付能力充足率不达标。

  项俊波这种推心置腹的表态,显示监管者的态度明确:容许不同投资风险偏好的保险公司存在,举牌是险资长期参与和支持资本市场的一种投资方式。当然,偿付能力充足率是监管红线,不可逾越。

  去年保险行业保费收入2.4万亿,假如今年延续了去年20%的增长态势,近年新增的需要配置的保费收入达到近2.88万亿。加上每年还有一定幅度的到期资产,存款、债券,也需要重新配置。姑且按15%计算,12.4万亿资产中到期的资产占比15%,大约有1.86万亿。两者合计约为4.74万亿。

  近年,通过股权投资方式服务实体经济成为险资投资一大趋势。“受调查的险资均表示,将加大股权类投资特别是长期股权投资”,中国保险资产管理行业协会常务副会长曹德云告诉记者。去年末,协会组织了26家公司进行一对一调研。

  数据显示,截至2015年12月末,保险总资产是12.4万亿,比年初增长21.7%,保险资金余额是11.2万亿,比年初增长19.81%。资产配置更趋多元化。2015年12月末保险资产收益总共7803亿,平均收益7.56%。

  (证券时报网快讯中心)

  证券时报网(www.stcn.com)02月29日讯

  广东证监局:切实提高对证券期货行业发展规律的认识

  2月26日,广东证监局召开辖区机构监管工作会议,落实全国证券期货监管工作有关要求,总结2015年广东辖区证券基金期货经营机构和私募基金监管工作和发展成效,分析当前形势,部署2016年工作。

  广东证监局局长方良平在会上表示,2015年广东辖区证券期货机构在资本市场曲折波动中防风险、重发展、抓改革、促创新,各项工作上了一个新台阶。方良平指出,既要看到辖区证券期货机构持续健康发展打下的坚实基础,坚定信心,也要看到当前机构发展面临经济金融环境复杂多变、行业竞争不断加剧、股票发行注册制改革使机构承担更大责任等新挑战,化压力为动力,变被动为主动,不断开创稳定健康发展的新局面。

  方良平强调,必须深刻反思股市异常波动的教训,进一步提高对证券期货行业发展规律的认识,举一反三,学有所得。防控风险始终是行业健康发展的前提。必须正确处理好创新与风险防范的关系,始终把风险监测、预警、防范贯穿于业务发展的全过程,确保风险可测、可控、可承受,不外溢。

  会议提出,根据中国证监会的统一部署,结合辖区实际,2016年机构工作的总体思路是:以防范系统性、区域性风险为前提,以服务实体经济为宗旨,以加强客户适当性管理为重点,加强监管,积极引导,支持发展,提高机构规范运作水平和核心竞争力,促进机构归位尽责,推动广东证券期货市场稳定健康发展。具体来说,重点做好七个方面的工作:

  一是组织开展“适当性管理制度建设”专项活动。推动辖区证券期货机构落实投资者分类、产品分级、产品或服务与客户风险承受能力相匹配的“两分类,一匹配”要求,组织自查整改,对投资者适当性管理制度落实情况开展针对性检查,推动机构建立适当性管理长效机制。

  二是以深化内控合规管理为抓手,督导证券基金期货经营机构提升规范经营水平。完善内部管理机制,强化对分支机构和子公司合规管理,加强关键人员管理。依法管理杠杆比例过高的股票融资类结构化产品,禁止为场外配资提供便利,严格信息系统外部接入、程序化交易管理。

  三是以防范系统性、区域性风险为重点,强化各类风险监测预警和处置。建立全面风险管理机制,健全流动性保障机制,加强创新业务风险监管,严肃查处变相为客户融资、高杠杆、以不规范账户代持养券等形式不规范开展债券业务,强化私募资产管理机构监管,严厉打击非法经营证券业务活动,继续强化辖区市场热点问题和风险事件的应急处理能力。

  四是以落实主体责任为基础,加强投资者保护工作。严格落实账户实名制,深入了解投资者实际需求,多渠道开展投资者教育活动,落实辖区证券期货经营机构作为投诉处理主体的首要责任。

  五是以服务实体经济为宗旨,支持辖区证券基金期货行业创新发展。支持辖区证券期货基金公司完善与创新相适应的激励机制,围绕企业多元化融资需求和投资者多样化财富管理开展创新,做大做强。支持证券期货公司拓宽融资渠道,夯实资本实力。积极参与碳排放权期货交易市场建设。

  六是以建设广东自贸区为契机,稳步推进辖区证券期货行业对外开放。充分利用自贸区金融政策加快发展,支持设立合资全牌照证券公司,推动辖区基金公司积极参与基金互认工作,支持辖区机构参与境外资本市场。

  七是以深化机构功能监管为依托,切实加强日常监管。深入推进简政放权,完善非现场监管,以问题和风险为导向开展现场检查,推动私募基金行业提升自律管理水平。

  (证券时报网快讯中心)

  证券时报网(www.stcn.com)02月29日讯

  国内钢价继续大幅上涨 铁矿石价格涨至4个月来新高

  春节长假之后,国内钢市已连续2周进入上涨通道,不过大涨之后已略显回调迹象。铁矿石价格涨至4个月以来新高,但总体仍在低位区间,全球矿业巨头的铁矿石业务陆续出现亏损。

  据国内知名钢铁资讯机构“我的钢铁”提供的最新市场报告,最近一周,国内现货钢价综合指数报收于77.19点,一周上涨2.37%。目前钢材期货价格是冲高回落,钢坯价格累计还在上涨,钢材现货价格是大涨后以小幅回调“收尾”。这一周的前期,现货钢价强势拉涨,但需求未能给予足够支撑,市场开始谨慎观望,商家报价出现小幅松动。

  据分析,在建筑钢市场上,价格继续上涨。上海、杭州、广州等地吨价一周上涨10元至80元。不过,具体的交易情况各地有所不同。上海等地在价格的高位之下,需求无法持续,价格出现松动。而京津冀市场价格继续上涨,成交也尚可,市场信心得到提振,总体走势是稳中趋强。

  板材市场价格总体继续上涨。热轧板卷价格上涨明显,上海、广州、武汉等地吨价一周上涨30元至110元。各地情况基本相同,都是在现货价格大幅拉升的情况下,市场进入观望阶段,出现横盘整理迹象。中厚板价格大幅上涨,上海、济南、武汉等地吨价一周上涨50元至170元。在昆明等地,虽然成交偏弱,但在低库存的市场状态下,商家心态乐观。

  据“西本新干线”的最新报告,在国产矿市场上,2月份河北地区铁精粉价格小幅上涨。元宵节过后,国内矿山陆续开始复产,钢厂采购国产矿的积极性和数量比之前略有好转。2月份进口矿价大幅拉涨,2月20日一度达到每吨51.2美元,创出近4个月以来的新高。截至2月25日,普氏62%品位铁矿石指数收报于每吨49.55美元,较上个月末上涨7.15美元。

  (证券时报网快讯中心)

  证券时报网(www.stcn.com)02月29日讯

  上交所开“药方”整治口号式增持

  公告拟增持不超过上市公司总股本的2%,最后的增持比例竟是0.01%;号称拟以不超过5亿元实施增持,实际才掏了2000多万元……类似的雷声大雨点小,乃至聊胜于无的“口号式增持”,在A股市场并非个案,降低增持主体信誉度的同时,也干扰了中小投资者的决策。为杜绝此类现象,上交所于2月26日公布了新制定的《上市公司股东及董监高增持股份计划/进展/结果公告》临时公告格式指引(下称“指引”),针对上市公司披露增持公告时因缺乏统一标准而出现的表述模糊、核心要素遗漏等通病予以规范预防。同时,指引对增持进展、结果的披露更为关注,例如出现承诺增持时间过半却“没动静”、实际增持“未达标”等情况时,公司需公告说明原因。

  毫无疑问,对原本“五花八门”的增持公告设定“标准化模板”后,增持计划孰实孰虚、孰诚孰伪,是纯粹“喊口号”还是真心增持,将变得一目了然。

  部分增持成作秀

  今年2月26日,某房地产“标杆”上市公司发布实际控制人增持完毕公告,从去年8月27日实控人首次增持之日起的六个月时间里,其实际增持的数量为公司总股本的0.0115%,对应124万股。该公司总股本为108亿股,据此前公告的计划,实际控制人设定的增持上限为公司总股本的2%,两者间的差距不言而喻。

  这种雷声大、雨点小的增持并非孤案。随着去年下半年诸多公司股东推出的增持计划如今进入“验收期”,“真心实意”与“虚晃一枪”的对比将更为强烈。

  数据显示,今年1月1日至2月17日,沪市有93家公司公告增持计划完成,近五成公司未达到此前公告的增持数量或金额上限。如,披露计划增持不超过2%或2%以上的近30家公司中,实际增持比例平均仅为0.54%,七家公司实际增持比例在0.1%以下。进行这种口号式增持的,有小部分的民企“老板”,也有地方国资股东,甚至不乏央企上市公司的股东。

  例如,两家央企上市公司各自的大股东在去年7月初做出的增持计划均为六个月增持“不超过上市公司总股本2%”,而实际增持比例仅为0.00932%和0.00186%,其情况可谓极端。又如浙江某知名上市公司,其大股东去年7月初的增持计划为“六个月内拟增持不超过5亿元”,而实际增持150万股,仅占上市公司总股本0.07%。以期间平均股价15元粗略计算,实际花费不到原预算的5%。

  “通用处方”治“通病”

  分析人士指出,上市公司大股东及董监高增持计划往往带有承诺属性,但执行中,出于各种不同心态,公告披露的详细程度“参差不齐”,有些公司对增持计划在内容、条件和期限等诸多方面的信息能省则省,使投资者无法形成准确预期,监管部门亦无法进行及时有效的事后督促约束。

  因缺乏相对统一的披露标准,上市公司在披露时选择的形式呈现多样化。常见的包括:仅有增持期限而无具体规模,典型表述如“择机增持”,并无任何确切股数或金额;另一种虽设定了增持规模,但披露的参数少,执行较好的会设定具体增持目标,而更多的公司仅设定增持下限或仅设定增持上限,尤其是“仅有上限”的情况较为普遍。

  例如,常见的“不超过上市公司总股本的2%”或者“金额不超过多少亿元”的表述,即仅设定增持规模或者金额的上限却无下限。“严格来说,仅设定增持上限的增持计划,对股东是否实施增持行为,没有任何的外部约束力。”有接近监管的人士向记者表示。

  此外,在某些设定了增持条件的案例中,其设定的价格前提不够合理。例如,某央企军工上市公司去年7月11日发布公告称,公司的业务主管单位、控股股东及相关单位计划择机增持公司股票。同年12月15日,该公司董事会作出决议,将增持计划实施条件明确为“自2015年12月14日起六个月内,公司股价低于34.29元每股时”,但实际上该公司股价仅在2016年年初急跌过程中有几天的盘中股价跌破增持价,使实际增持量至今只有该公司总股本的0.011%。

  针对上述种种现象,指引予以规范,列示了“增持计划的主要内容”所包括的六个要素,即本次拟增持股份的目的、种类、数量或金额、价格、实施期限、资金安排。其中,对于“数量或金额”,指引要求尽量明确,如设置数量或金额区间的,应当标明其上限和下限,且区间范围应审慎合理,具有可执行性。价格方面,如设置固定价格、价格区间或累计跌幅比例等实施前提的,应根据上市公司股票近期价格波动及市场整体趋势,予以审慎确定,确保实施增持计划有切实可行的价格窗口。

  “虎头蛇尾”需公告原因

  此外,增持公告披露“虎头蛇尾”也是现实中的一大问题。披露增持计划时对意义动机不吝溢美之词,至于后续进展却仅寥寥数语乃至草草收场,尤其是实际增持结果与计划反差强烈的案例,更是如此。

  例如,某汽车类上市公司去年7月11日公告称控股股东将择机增持,但迟至今年2月16日,该公司也未发布任何增持进展公告。

  因此,指引强调了持续披露原则,即要求增持股份计划披露后,上市公司大股东、董监高应当持续披露增持计划的具体实施进展,尤其是当实际增持情况同计划增持额出现明显的差距时,相关方需说明原因。

  如在原定增持计划时间过半,实际增持数量(金额)未过半或未到区间下限50%的,甚至仍未实施增持的,都应公告说明原因。至于增持期限届满仍未实施增持或未达到计划最低增持额的“极端情况”,增持主体也应当公告说明原因。

  同时,鉴于弱市格局下,增持计划同股价的敏感度上升,上市公司的增持计划亦需要充分揭示风险。

  (证券时报网快讯中心)

  证券时报网(www.stcn.com)02月29日讯

  中国证券报

  两会财经热词透视改革新动向

  “两会时间”将于本周开启。综合机构、专家观点来看,稳增长、供给侧改革、新型城镇化建设、国资改革、绿色发展、“一带一路”、防范系统性金融风险等将成为今年两会的财经热词。

  今年及未来一段时间,稳增长政策工具充足,宏观调控政策将进一步完善;供给侧改革将深入推进,以持续增强经济发展动力;重要领域混合所有制改革试点将在下半年正式启动。新型城镇化建设、绿色发展、“一带一路”建设将极大地拓展中国经济发展空间和潜力。与此同时,防范系统性金融风险也是经济下行压力较大情况下的监管层面临的重要挑战。

  稳增长:政策工具充足

  2016年是全面建成小康社会决胜阶段的开局之年,也是推进结构性改革的攻坚之年。专家普遍认为,在经济下行压力较大的当下,稳增长地位上升,未来可动用的政策工具充足,今年两会后将出台一系列稳增长调结构的政策措施。

  中金公司报告预计,今年GDP增长预期目标可能设定为一个区间,6.5%-7%。江苏、山东等省份已将今年GDP目标设定为增长区间,并将供给侧改革列为政府工作首位。

  瑞银证券中国首席经济学家汪涛认为,决策层会宣布扩大财政赤字、增加社保和基建支出、放松信贷政策、推出“十三五”规划相关的新投资项目,并详细阐述供给侧改革的相关政策。

  财政政策将更加积极,赤字率可能提升到3%左右,并实施减税政策。汪涛说,可能通过以下方式加码财政政策支持:扩大政府投资和社保支出;减税及推进税制改革;增加准财政信贷和支出对基建、战略新兴产业、社保等方面的支持力度。据估算,2016年各类新增的减税降费总体规模将超过1%的GDP。

  投资仍将发力。汪涛预计,铁路、地铁、城际轨道交通、城镇地下管网、水利、环保和新能源等行业的基建投资有望继续加码。

  稳健的货币政策将注重灵活适度,保持流动性充裕。汪涛认为,信贷政策比货币政策更宽松,但不会推出量化宽松。今年央行还将再降息两次、每次25基点。1月信贷强劲增长趋势恐怕无法维系,但鉴于此前部分约束政策已经放松,银行可能会继续快速扩张信贷规模。此外,国债和地方政府债券发行规模也将扩大,这也有助于整体信贷增长。汪涛预计,全年人民币贷款和整体信贷余额(社会融资规模+地方政府债券余额)都将增长14%。这意味着2016年新增人民币贷款13万亿元、新增社会融资规模15万亿元左右。

  供给侧改革:持续深入推进

  供给侧改革有望得到更为具体的阐述。央行行长周小川此前表示,除了总需求的政策继续做好以外,我们更加强调供给侧的结构性改革,更加强调供给侧需要做哪些事情。

  专家认为,持续推进供给侧改革是今年也是“十三五”期间的重点,关键是放松管制,释放创业创新活力,增强经济持续发展动力。

  国务院发展研究中心主任李伟认为,供给侧结构性改革内容丰富,今年的重点是“去产能、去库存、去杠杆、降成本、补短板”,既包括体制机制改革内容,也包括很多政策调整内容。

  中央财经领导小组办公室主任刘鹤认为,供给侧改革目的要明确,任务要具体。如处置僵尸企业,中央政府做好顶层设计,地方政府停止对僵尸企业的财政补贴和其他补贴。地方政府负责下岗职工基本生活,央企僵尸企业要辅以行政措施。他强调,当前国际经济形势不确定性增多,去产能、去库存窗口期非常短,“十三五”头两三年十分关键。

  在房地产去库存方面,专家认为,调控政策的核心精神是因城施策,不搞“一刀切”。一线城市以限制需求为主,三四线城市库存量大,以鼓励购房为主。

  国企改革:新政策加速落地

  今年,国企改革“十项改革试点”将铺开,国企改革力度、深度、广度都将进一步加强。

  国资委明确表示,将选择3-5户企业开展国有资本投资公司试点,推进诚通集团、国新公司改组为国有资本运营公司工作;将在电力、石油、天然气、铁路、民航、电信、军工等重要领域推进混合所有制试点,下半年正式启动试点;计划在央企子企业层面和各省市分别选择10户企业开展员工持股试点。

  在此前的地方两会及地方国资系统会议中,不少省市明确提出国企资产上市要求、鼓励竞争类企业试点员工持股、支持民营企业计入基础产业、清理僵尸企业等国企改革方向。

  汪涛说,今年国企改革步伐将加快,既包括国企合并、提高经营效率和资产收益率,如改善企业管理、推进混业经营,也包括重组、关停“僵尸”企业、破产和退出等清理过剩产能的政策。专家预计,国企兼并重组将继续成为今年资本市场的亮点。

  新型城镇化:拓宽经济发展空间

  今年,中国经济将注重深挖国内需求的潜力,通过优化投资结构,推进新型城镇化建设和区域经济协调发展,拓宽经济发展空间。目前,有关部委正抓紧制定2016年推进新型城镇化重点任务方案。

  专家认为,城镇化是中国发展最大的潜力所在。加快推进新型城镇化有利于扩大有效投资和消费,促进城乡、区域协调发展。

  此前,国务院印发了《国务院关于深入推进新型城镇化建设的若干意见》,从九个方面提出36条政策举措。专家预计,城市棚户区改造、地下管网改造、海绵城市建设等方面的投资将加码,农村水电路等基础设施城乡联网、电子商务发展等方面的投资也将升级。

  国家发改委规划司副司长陈亚军表示,发改委将按照点面结合、纵横联动、补齐短板的要求,突出抓好农业转移人口市民化这一首要任务。这是新型城镇化的核心,可以有效带动消费需求和投资需求,推进结构性改革。

  防范系统性区域性金融风险

  在国际金融市场波动加剧,人民币汇率、A股市场剧烈波动的情况下,守住不发生系统性区域性金融风险这一底线显得尤为重要。相应的预防措施以及金融监管体制改革都在研究中。

  国务院发展中心主任李伟认为,金融领域值得关注的主要集中在以下方面:银行体系风险压力巨大;外汇市场和跨境资金流动风险不容小觑、民间金融风险快速上升;跨市场、跨行业的交叉风险很难防范。

  海通证券副总经理兼首席经济学家李迅雷表示,目前一些民间理财机构存在虚假承诺、非法集资的现象,其理财产品游离于监管之外。今年随着经济下行,理财机构可能引发局部性风险,对非法集资要从源头控制,予以严厉打击。

  今年经济发展改革还将包括复制推广自贸区改革试点成果,稳步推进“一带一路”建设和国家产能合作,以推动实现新一轮高水平的对外开放;加大环境保护、治理力度,建设生态文明社会,推动经济实现绿色发展。

  (证券时报网快讯中心)

  证券时报网(www.stcn.com)02月29日讯

  百余公司拟“高送转” 大股东心切有玄机

  数据显示,截至2月28日,两市共有209家公司公布了2015年度分红预案,其中119家公司拟每10股转增10股,另有3家公司每10股送10股。在119家公司中,41家公司不派现。

  “天量”潜藏主力调仓身影

  投资者老张是仓位派的信徒。据他介绍,近期沪深300期指总持仓如果接近或达到4.6万手时,就要格外注意行情变动。在上周四股市大跌前夕,四大具有券商背景的期货公司席位节奏出奇一致地同步加空,并占据空头榜的前四位,可谓踩点极其精准。在变幻莫测的市场里,且看正处于增仓周期的股指期货,演绎着怎样一部多空博弈风云录。

  投资收益提振 伯克希尔去年盈利大增

  美国“股神”巴菲特执掌的伯克希尔哈撒韦公司27日发布的年报显示,受投资收益的提振,该公司去年盈利增长21%,达到240亿美元。若剔除一次性投资收益,伯克希尔去年运营利润仅增长5%。

  煤炭行业去产能今年将大提速

  面对煤炭价格持续下跌,行业整体陷入亏损困境的现实,分析人士指出,煤炭行业去产能乃大势所趋,政策将进一步推进去产能。比较而言,盈利能力相对较强的大型煤炭上市公司值得关注。

  “黑色周四”褪去2月反弹成色

  在经历了1月的大幅下挫后,2月份A股行情底部企稳,特别是在春节前后,沪深股市更是开启一波小幅反弹,“红包行情”如期而至安抚了投资者的情绪,不过月末却再现快速下跌,将2月涨幅几近回吐。期间,不少个股也走势类似,截至上周五,逾800只个股2月出现不同程度的累计下跌,其中逾127股盘中曾创出历史新低。历史数据来看,“两会”期间行情涨少跌多,短线行情料维系低位震荡,操作难度加大,投资者宜以防御为主。

  (证券时报网快讯中心)

  证券时报网(www.stcn.com)02月29日讯

  资本逐鹿全版图 公募扩容不止步

  即便公募基金已进入竞争激烈的“百舸争流”时代,这个行业仍然频频掀起扩编潮,各路资本依旧将公募业务视为大金融拼图中不可或缺的一角。证监会网站信息显示,截至2月26日,共计有31家公募基金管理有限公司正在等待“准生证”,递交公募设立申请的既有券商、信托、保险等金融机构,也包括东方财富、诺亚财富等第三方销售机构,而重阳、凯石、鹏扬等知名私募更是试图将业务延伸至公募领域。

  新三板市场监管酝酿全面升级

  2016年以来,从暂停类金融机构挂牌和融资到对投资者适当性从严控制,从对做市商违规行为进行严格处罚,到证监会及派出机构介入监管,针对新三板市场的监管明显趋严。接近监管层的人士向中国证券报记者透露,实际上从2015年开始,新三板市场监管的严格化趋势已经显现。随着市场的快速扩容,监管层正在对新三板市场监管酝酿全面升级,针对各市场参与主体更为严格的监管加码措施料将逐步落地。

  券商人士表示,《主办券商执业质量评价办法》将于4月1日实施,将彻底改变主办券商执业理念和市场的游戏规则。业内人士认为,监管升级是为了促进新三板市场的健康运行,其目标之一,或是为下一步的制度完善与市场创新铺路。

  中证娱乐等两条指数3月22日发布

  中证指数有限公司将于2016年3月22日发布中证娱乐主题指数和中证医药主题指数。

  中证娱乐主题指数选取涉及旅游、影视动漫、电子游戏、体育、图书、彩票等娱乐相关产业的沪深A股作为样本,采用自由流通股本加权,并对个股设置10%的权重上限。最新数据显示,中证娱乐主题指数总市值为1.95万亿元,自由流通市值为8472亿元。

  中证医药主题指数选取医药卫生与药品零售行业内的沪深A股作为样本,采用自由流通股本加权,并对个股设置10%的权重上限。最新数据显示,中证娱乐主题指数总市值为2.44万亿元,自由流通市值为1.24万亿元。

  (证券时报网快讯中心)

  证券时报网(www.stcn.com)02月29日讯

  G20财长和央行行长会公报:主要新兴市场经济体增长将保持强劲

  财政部28日发布的二十国集团(G20)财长和央行行长会公报指出,近期市场波动的程度并未反映全球经济基本面。预期多数发达经济体的经济活动将继续温和扩张,主要新兴市场经济体的增长将保持强劲。

  公报指出,G20将各自以及共同使用所有政策工具,包括货币、财政和结构性改革政策,促进增长、投资和维护金融稳定。货币政策将继续支持经济活动,保持价格稳定,与中央银行的职责保持一致,但仅靠货币政策不能实现平衡增长。财政战略的目标是提振经济,灵活实施财政政策,以促进增长、创造就业和提振市场信心,同时增强经济韧性,并确保债务占GDP的比重保持在可持续水平。尽可能采取增长友好型的税收政策和公共支出,包括将支出优先用于支持高质量的投资。发挥宏观经济政策和结构性改革相辅相成的作用,为实现强劲、可持续、平衡增长提供支持。继续研究G20在必要时可能采取的政策措施,来支持增长和稳定。就外汇市场密切讨论沟通。重申此前的汇率承诺,包括将避免竞争性贬值和不以竞争性目的来盯住汇率。

  公报称,2016年,G20将优先推进并特别强调实施调整后的国别增长战略,以便到2018年实现产出额外增长2个百分点的目标。公报重申对推进投资议程的承诺,并重点关注基础设施发展,坚持数量和质量并重。鼓励多边开发银行制定支持高质量项目的量化目标,并共同采取行动,以展示其吸引新的长期投资融资、促进基础设施投资的承诺,包括撬动私人部门资金,加强新老多边开发银行的合作,推进多方合作联合融资模式,并支持项目准备相关工作。加强互联互通对于最大限度发挥国别基础设施的正面溢出效应并创造更多投资机会具有重要作用。支持制定一项政策建议指南文件,以促进基础设施融资和中小企业融资工具多元化,并将特别关注股权融资,包括促进资本市场发展,加强机构投资者参与,鼓励落实G20/OECD公司治理和中小企业融资原则,以及推动将基础设施投资纳入资产类别。

  公报指出,鉴于当前全球经济的形势,G20将更好地监测资本流动,包括更加及时地识别风险,在吸取各国经验的基础上总结并适时审议政策工具和框架,以应对大规模资本流动带来的挑战。强调充足和有效的全球金融安全网的重要性,期待在今年4月讨论国际货币基金组织(IMF)对全球金融安全网的分析。欢迎IMF完成了2015年特别提款权(SDR)定值方法审查,支持就研究可能扩大SDR的使用以及本币债券市场开展进一步工作。

  (证券时报网快讯中心)

  证券时报网(www.stcn.com)02月29日讯

  楼继伟:目前最好实施扩张性财政政策

  2016年二十国集团(G20)财金渠道把促进结构性改革作为重点领域之一。谈及中国在这方面的措施,财政部部长楼继伟27日出席G20财长和央行行长会议主席国新闻发布会时表示,结构性改革各国有各国的国情,所能够产生的效果,各国也不太一样。中国可能产生的效果比较大。因为中国结构性问题造成的资源配置扭曲比较大,矫正这些扭曲带来的增长效果也比较大。中国要分析当前形势,采取措施,注重结构性改革长短措施的搭配。

  楼继伟表示,中国这两年大幅度解除管制,减少行政审批,加强政府部门之间的信息联动,使得居民和企业办事越来越方便,极大地推动了创业和创新。除价格改革、户籍改革外,在税收政策上,中国针对小微企业的创新给予了支持;对社会上支持创新的投资基金,给予政策鼓励;对司法体制进行改革。此外,还有一些正在准备的改革措施,以后要逐步推出。

  现在国际上比较热议的一个话题是,全球经济对货币政策依赖过多,财政政策方面似乎发力不够。对此,楼继伟表示,G20各国已经形成共识,即利用货币和财政政策,以及结构性改革等各种政策工具来应对风险、增强市场信心和促进经济增长。大家一致同意,货币政策将继续致力于促进经济增长和保持价格稳定。也就是说,货币政策可能还要继续保持适度的宽松,尽管大家也认识到,它的作用还是代替不了财政政策。

  楼继伟表示,关于财政政策,大家同意将灵活实施财政政策,增强经济韧性,并确保债务率保持在可持续的水平。在目前情况下,最好实施扩张性财政政策。但是各国情况不一样,有的国家因过度福利承诺,造成当前财政不可持续。所以,大家要利用各种手段,包括实施结构性改革。对于没有能力实施扩张性财政政策的国家,大家的共识是,这样的国家一定要加快结构性改革。有一定空间采取扩张性财政政策的国家也要保持警惕,要确保债务率保持在可持续的水平。

  (证券时报网快讯中心)

  证券时报网(www.stcn.com)02月29日讯

  银监会“力挺”农村金融 要求提供多元化服务

  近日,银监会印发《关于做好2016年农村金融服务工作的通知》要求,积极稳妥推进农村商业银行组建工作。支持优质农村商业银行设立同业业务中心等专营机构,探索组建理财、信用卡等业务条线子公司,提供多元化农村金融服务等。

  《通知》要求,深化农业银行“三农”金融事业部改革,加大产品创新和重点领域信贷投入力度。引导国家开发银行充分发挥开发性金融作用,以扶贫金融服务、高标准农田建设、国家重大水利工程和农村公路等农业基础设施为支持重点,创新支农融资模式。强化农业发展银行政策性职能,在确保国家粮食安全、保证粮棉油收购资金供应的同时,立足扶贫金融服务,农业和农村基础设施、国家重大水利工程金融服务,加大中长期“三农”信贷投放力度。

  银监会数据显示,截至2015年四季度末,我国银行业金融机构涉农贷款(不含票据融资)余额为26.4万亿元,同比增长11.7%。

  《通知》还表示,要不断丰富金融服务主体,提升农村金融竞争充分性和服务满足度。支持民间资本参与发起设立村镇银行。允许已投资一定数量村镇银行且所设村镇银行经营管理服务良好的商业银行,选择一家条件成熟的村镇银行作为投资管理行,提升批量化组建、集约化经营和专业化服务水平。在经济欠发达地区实行“一行多县”和经济发达地区实行“一县多行”政策,持续提升村镇银行县市覆盖面。支持符合条件的各类发起人发起设立服务“三农”的金融租赁公司,开发适合“三农”特点、价格公允的产品和服务。

  (证券时报网快讯中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