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6年1月1日起,城镇职工基本医疗保险统筹基金最高支付限额由80000元提高到100000元,大额医疗社会救助金最高支付限额由120000元提高到400000元;一个医疗内,基本医疗保险统筹基金和大额医疗社会救助金合并计算最高支付限额为500000元。 同时,调整支付比例。按照“分段计算、累加支付”的原则要求,在职参保职工住院医疗费用起付标准以上至50000元报销比例为87%;50001元至100000元报销比例为90%。 本报记者 李凤仪 整理 ● 菏泽公积金贷款政策一年三调整 首套房首付比例降至20% 2015年菏泽公积金管理新政频出。5月,菏泽公积金贷款执行一年内的第二次调整。该次调整着重调整公积金贷款最高额度和最长期限,首套房首付比例降至20%,为刚需型购房者带来利好消息。同时,开展异地公积金贷款业务,并放宽用住房公积金余额偿还公积金贷款的范围和条件。 而在2015年10月,菏泽公积金管理政策第三次调整,降低第二次住房公积金贷款首付比例,最低首付款比例由30%降低至20%。 本报记者 陈晨 整理 ● 菏泽发展电商迎来新机遇 2015年7月,由菏泽市政府和阿里巴巴集团联手打造的地方消费门户网站淘宝特色中国·菏泽馆上线,O2O体验馆同时开馆。 2015年12月,阿里巴巴菏泽产业带上线,阿里巴巴核心技术平台将作为菏泽发展战略性新兴产业的重要支撑,推动菏泽全面提升产业竞争力,共同打造互联网经济示范区。 阿里巴巴菏泽产业带、特色中国菏泽馆的相继上线,帮助全市中小企业开拓了互联网链路,为菏泽特色品牌走向全国打开了一个重要窗口,借电子商务打响了“牡丹之都”的城市名片。 本报记者 董梦婕 整理 ● 三项整治百日行动 出大招效果显著 2015年7月21日,菏泽“三项整治百日行动”正式拉开序幕,相关部门集中开展对空气质量、店外经营、交通秩序的整治,以打造生态优美、和谐有序、文明繁荣的现代化宜居宜业城市。空气质量整治方面,集中整治范围内的1666个污染源,空气质量在全省连续实现位次前移,成效显著。店外经营整治方面,占道经营的曹州路瓜果市场和中和路菜市场得到治理,取缔了茂业商场、银座商城、天香公园和市中医院4处占据人行道的收费车辆寄存点,累计拆除违法搭建近800处。 本报记者 邓兴宇 整理 ● 民生工程建设如火如荼 2015年8月,菏泽青年湖改造提升工程正式开工,湖北岸拆除建筑物面积达600平方米。2015年8月,西安路提升改造工程正式启动,由原来的双向四车道改造为了双向六车道,极大地缓解了城区西部南北通行的交通压力。 2015年9月,丹阳路立交桥工程东侧引桥已经基本完成,东侧主塔桩基已经实施完毕,西侧主塔的开工建设,标志着整个桥梁工程已进入了全面建设阶段。据了解,按照合同要求,丹阳立交桥项目必须在2016年12月30日前竣工通车。 本报记者 邓兴宇 整理 ● 菏泽大项目建设创新高 菏泽市今年的大项目数量多、规模大、层次高,创造了历史最高、最好水平。尤其是机场、高铁、航道、高速公路等一批重大基础设施项目在短期内同时集中规划建设,对菏泽市未来的快速发展提供了坚实基础。 据了解,2015年全市重点推进的40个重大项目,总投资1558亿元,涉及机场、铁路、高速公路、航道、城市交通、水利、电源、工业、物流和教育10个方面。菏泽徐州铁路预计2019年建成;机场项目稳步推进,争取2018年实现竣工投运…… 本报记者 董梦婕 整理 ● “三证合一”登记制度 让企业省时、省力、省钱 2015年10月1日起,全市各类企业和农民专业合作社以及它们的分支机构正式推行“三证合一、一照一码”登记模式,实行“一表登记、一套材料、一窗受理”,便利市场准入,简化手续,缩短时限,便民利民。 “三证合一、一照一码”的效果不仅将企业办事程序化简为繁,降低行政成本,还提高了企业的创业活力,避免三个部门出现信息孤岛现象,充分体现了放管结合,部门共治原则,实现监管的有效衔接。 本报记者 董梦婕 整理 ● 60年最大降雪奇袭菏泽 2015年11月23日晚,菏泽迎来入冬以来的第一场大范围降雪,降雪时间不到2天,菏泽最大雪深为30cm,是菏泽自1954年以来降雪最大的一次。突如而至的暴雪,令菏泽始料不及,交通受阻,中小学停课,菏泽八县三区全部成灾。 据初步统计,受该场大雪波及,全市91个乡镇受灾,造成72085人受灾,农作物受灾面积928.9303公顷,其中成灾面积829.1233公顷,绝收面积66.21公顷。农作物受灾方面,蔬菜大棚1362座,养殖大棚97座。 灾害发生后,菏泽相关部门紧急部署救灾工作,组织人员清雪、疏通道路,深入灾区核查灾情,以及市民展开自救,将损失降到最低。 本报记者 赵念东 整理 ● 雾霾袭城 菏泽连发预警 “雾霾”这个词曾屡刷菏泽市民的朋友圈,菏泽市气象台多次发布霾黄色预警信号、霾橙色预警信号。12月9日首发霾红色预警信号,在全国空气质量最差城市排名中,菏泽曾一度位居榜首。城市上空雾蒙蒙的,远处的建筑物已看不清,致使菏泽高速封路、汽车推迟发车时间、学生停课等。 同时,菏泽出台了《菏泽市大气污染防治约谈暂行办法》,市政府将对出现严重大气污染问题的县区政府(管委会)、市直有关部门及排污单位有关负责人,依法进行告诫谈话,指出相关问题、提出整改要求,并督促整改落实。 本报记者 李德领 整理 ● 菏泽发力解决“大班额”问题 日前,菏泽市人民政府出台了《菏泽市解决城镇普通中小学大班额问题专项规划与工作方案》,方案提到三年内菏泽共需改扩建、新建普通中小学校149所,新增学位212739个,新增班数4598个,新增校舍建筑面积2380317平方米,用地需求7628亩,资金投入608805万元,需新增教职工11933人,基本解决菏泽初中普通中小学大班额问题。 具体方案的出台,意味着菏泽解决“大班额”的步伐开始大步迈起来了。菏泽的学生七八十人挤在一间教室上课的情景将成为历史。菏泽的教育工作将迈上新台阶。 本报记者 李凤仪 整理
2016年1月1日起,城镇职工基本医疗保险统筹基金最高支付限额由80000元提高到100000元,大额医疗社会救助金最高支付限额由120000元提高到400000元;一个医疗内,基本医疗保险统筹基金和大额医疗社会救助金合并计算最高支付限额为500000元。 同时,调整支付比例。按照“分段计算、累加支付”的原则要求,在职参保职工住院医疗费用起付标准以上至50000元报销比例为87%;50001元至100000元报销比例为90%。 本报记者 李凤仪 整理 ● 菏泽公积金贷款政策一年三调整 首套房首付比例降至20% 2015年菏泽公积金管理新政频出。5月,菏泽公积金贷款执行一年内的第二次调整。该次调整着重调整公积金贷款最高额度和最长期限,首套房首付比例降至20%,为刚需型购房者带来利好消息。同时,开展异地公积金贷款业务,并放宽用住房公积金余额偿还公积金贷款的范围和条件。 而在2015年10月,菏泽公积金管理政策第三次调整,降低第二次住房公积金贷款首付比例,最低首付款比例由30%降低至20%。 本报记者 陈晨 整理 ● 菏泽发展电商迎来新机遇 2015年7月,由菏泽市政府和阿里巴巴集团联手打造的地方消费门户网站淘宝特色中国·菏泽馆上线,O2O体验馆同时开馆。 2015年12月,阿里巴巴菏泽产业带上线,阿里巴巴核心技术平台将作为菏泽发展战略性新兴产业的重要支撑,推动菏泽全面提升产业竞争力,共同打造互联网经济示范区。 阿里巴巴菏泽产业带、特色中国菏泽馆的相继上线,帮助全市中小企业开拓了互联网链路,为菏泽特色品牌走向全国打开了一个重要窗口,借电子商务打响了“牡丹之都”的城市名片。 本报记者 董梦婕 整理 ● 三项整治百日行动 出大招效果显著 2015年7月21日,菏泽“三项整治百日行动”正式拉开序幕,相关部门集中开展对空气质量、店外经营、交通秩序的整治,以打造生态优美、和谐有序、文明繁荣的现代化宜居宜业城市。空气质量整治方面,集中整治范围内的1666个污染源,空气质量在全省连续实现位次前移,成效显著。店外经营整治方面,占道经营的曹州路瓜果市场和中和路菜市场得到治理,取缔了茂业商场、银座商城、天香公园和市中医院4处占据人行道的收费车辆寄存点,累计拆除违法搭建近800处。 本报记者 邓兴宇 整理 ● 民生工程建设如火如荼 2015年8月,菏泽青年湖改造提升工程正式开工,湖北岸拆除建筑物面积达600平方米。2015年8月,西安路提升改造工程正式启动,由原来的双向四车道改造为了双向六车道,极大地缓解了城区西部南北通行的交通压力。 2015年9月,丹阳路立交桥工程东侧引桥已经基本完成,东侧主塔桩基已经实施完毕,西侧主塔的开工建设,标志着整个桥梁工程已进入了全面建设阶段。据了解,按照合同要求,丹阳立交桥项目必须在2016年12月30日前竣工通车。 本报记者 邓兴宇 整理 ● 菏泽大项目建设创新高 菏泽市今年的大项目数量多、规模大、层次高,创造了历史最高、最好水平。尤其是机场、高铁、航道、高速公路等一批重大基础设施项目在短期内同时集中规划建设,对菏泽市未来的快速发展提供了坚实基础。 据了解,2015年全市重点推进的40个重大项目,总投资1558亿元,涉及机场、铁路、高速公路、航道、城市交通、水利、电源、工业、物流和教育10个方面。菏泽徐州铁路预计2019年建成;机场项目稳步推进,争取2018年实现竣工投运…… 本报记者 董梦婕 整理 ● “三证合一”登记制度 让企业省时、省力、省钱 2015年10月1日起,全市各类企业和农民专业合作社以及它们的分支机构正式推行“三证合一、一照一码”登记模式,实行“一表登记、一套材料、一窗受理”,便利市场准入,简化手续,缩短时限,便民利民。 “三证合一、一照一码”的效果不仅将企业办事程序化简为繁,降低行政成本,还提高了企业的创业活力,避免三个部门出现信息孤岛现象,充分体现了放管结合,部门共治原则,实现监管的有效衔接。 本报记者 董梦婕 整理 ● 60年最大降雪奇袭菏泽 2015年11月23日晚,菏泽迎来入冬以来的第一场大范围降雪,降雪时间不到2天,菏泽最大雪深为30cm,是菏泽自1954年以来降雪最大的一次。突如而至的暴雪,令菏泽始料不及,交通受阻,中小学停课,菏泽八县三区全部成灾。 据初步统计,受该场大雪波及,全市91个乡镇受灾,造成72085人受灾,农作物受灾面积928.9303公顷,其中成灾面积829.1233公顷,绝收面积66.21公顷。农作物受灾方面,蔬菜大棚1362座,养殖大棚97座。 灾害发生后,菏泽相关部门紧急部署救灾工作,组织人员清雪、疏通道路,深入灾区核查灾情,以及市民展开自救,将损失降到最低。 本报记者 赵念东 整理 ● 雾霾袭城 菏泽连发预警 “雾霾”这个词曾屡刷菏泽市民的朋友圈,菏泽市气象台多次发布霾黄色预警信号、霾橙色预警信号。12月9日首发霾红色预警信号,在全国空气质量最差城市排名中,菏泽曾一度位居榜首。城市上空雾蒙蒙的,远处的建筑物已看不清,致使菏泽高速封路、汽车推迟发车时间、学生停课等。 同时,菏泽出台了《菏泽市大气污染防治约谈暂行办法》,市政府将对出现严重大气污染问题的县区政府(管委会)、市直有关部门及排污单位有关负责人,依法进行告诫谈话,指出相关问题、提出整改要求,并督促整改落实。 本报记者 李德领 整理 ● 菏泽发力解决“大班额”问题 日前,菏泽市人民政府出台了《菏泽市解决城镇普通中小学大班额问题专项规划与工作方案》,方案提到三年内菏泽共需改扩建、新建普通中小学校149所,新增学位212739个,新增班数4598个,新增校舍建筑面积2380317平方米,用地需求7628亩,资金投入608805万元,需新增教职工11933人,基本解决菏泽初中普通中小学大班额问题。 具体方案的出台,意味着菏泽解决“大班额”的步伐开始大步迈起来了。菏泽的学生七八十人挤在一间教室上课的情景将成为历史。菏泽的教育工作将迈上新台阶。 本报记者 李凤仪 整理
版权声明:本文为 “余佬说财” 原创文章,转载请附上原文出处链接及本声明;